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本支百世

本支百世

本:指嫡传子孙。支:指庶族子孙。亦作“枝”。百世:百代。 子孙嫡庶,百代沿袭。 旧时形容子孙繁衍,福泽绵延。语出《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支,支子也。”(《左传.庄公六年》引《诗》“支”作“枝”。)汉.王符《潜夫论.忠贵》:“五代之臣,以道事君,以仁抚世,泽及草木,兼利内外,是以福祚流衍,本枝百世。”(《后汉书.王符传》“枝”作“支”。)北魏.温子升《魏庄帝生皇太子赦诏》:“有国三善,事属元良,本枝百世,义钟继体。”宋.徐铉《颂德赋》:“非明德与茂亲,不足膺兹主器。故万邦以贞,而本枝百世。”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一三“嘉庆十三年……以诞育皇长孙,提督仙鹤龄摺中,至有‘玉质龙姿,前星拱极,本支百世,派衍东宫’等语。”


主谓 本宗子孙传下百代。《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孙子,~。”△多用于子孙久传不绝方面。也作“本枝百世”。


【词语本支百世】  成语:本支百世汉语词典:本支百世

猜你喜欢

  • 陆凯贵盛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宋.朱熹《与陈师中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礼之君子观之,当有知其不可易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指女子贫困饿死是小事,再嫁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这是宋明理学家加

  • 我来自东

    我从东方回来。语出《诗.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我来自东,言适兹邑。”

  • 瓜分豆剖

    同“豆剖瓜分”。宋李清照《词论》:“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厘捐粮税悉为各军截收,赌饷烟捐亦由各军支配。是全省税收,业已瓜分豆剖,点滴无遗。”见“瓜剖豆分”。

  • 陈人束阁

    源见“束之高阁”。谓老人弃置不用。宋刘克庄《念奴娇.自填曲子》词:“不必烦藜杖。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 杞忧天

    同“杞人忧天”。傅熊湘《病中得大觉书劝勿阅报为诗答之》:“儿戏任从狼入室,陆沉忍说杞忧天。”

  • 济川舟楫

    同“济川舟”。宋刘一止《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词:“许国精忠,试此日傅岩济川舟楫。”

  • 山阳恨

    同“山阳笛”。清袁枚《琵琶亭吊唐蜗寄榷使》诗:“关心别有山阳恨,不听琵琶泪也流。”

  • 铛底焦饭

    晋代陈遗聚敛焦饭以孝敬母亲,适值战乱,遂以食焦饭得活的故事。《世说新语.德行》:“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 ㄔㄥ chēng 撑)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

  • 编柳成简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载:汉孙敬到洛阳游学,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内,先安置其母,然后入学,编柳简以为经。后因用“编柳成简”为苦学的典故。隋江总《建初寺琼法师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