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不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蹊:小路。原指桃树李树不会讲话,但以其花枝娇美艳丽,果实甘美,故众人争赴之,久而久之,树下自会走出路来。后比喻为人真诚,自能得到他人的敬重与倾慕。亦谓注重实事,不尚虚名。

宋.辛弃疾《一剪梅》:“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其他 蹊,小路。桃李树不会说话,但以其花实吸引人们,来往不绝,树下自然走成一条路。比喻人怀诚信之心,必能潜有所感。《史记·李将军传赞》:“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褒义。多用于称人不自夸自赞,实事求是,更为人所理解、信任。→实至名归 不尚虚声 ↔哗众取宠 沽名钓誉。 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成蹊”、“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词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汉语词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猜你喜欢

  • 决沙囊

    源见“囊沙”。谓善用计谋破敌。南朝梁简文帝《七励》:“前锋纷其易帜,后骑决其沙囊。”

  • 管宁帽

    同“管宁皂帽”。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下》:“平居管宁帽,朱子深衣,入夜不违。”

  • 寻壑经丘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后因以“寻壑经丘”谓寻幽探胜、游山玩水。李光《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浮家泛宅梨川梦,寻壑经丘栗里情。”并列 探求山谷,经过山丘,语本晋·陶渊明《

  • 西行回辙

    源见“鸣犊叹”。指时运不济,遭遇挫折。清 吴用威《江海谣》:“西行回辙昔笑孔,东来望气今非聃。”

  • 袴襦恩

    源见“歌五袴”。指官吏施行德政有惠于民。宋曾巩《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诗:“药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达国中春。”

  • 抉目东门

    同“抉目吴门”。元 萨都剌《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见“抉目吴门”。元·萨都剌《酹江月·姑苏台怀古》:“忠臣~上,可退越来兵伍?”【词语抉目东门】  成语:抉目东门汉

  • 斗酒只鸡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桥玄传》:“初,曹操微时(未贵显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悽怆致祭。自为其文曰:‘……又承从

  • 安世补亡

    42` 《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

  • 孟子邻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识书达礼的人家,多用为称美邻居之典。唐张九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 思玄

    《后汉书.张衡传》:“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东汉张衡为侍中之职,当权宦官害怕衡居此职对他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