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桐乡立祠

桐乡立祠

桐乡:地名,在今安徽桐城北。朱邑(?-前61年)字仲卿,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年轻时担任乡间啬夫(犹今之乡长),办事廉平,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怀孤寡老人,受到当地吏民的敬爱。累迁大司农丞、北海太守,以政绩特异任大司农(掌朝廷财政的长官)。为人淳厚俭朴,家无余财。他年老病危时,嘱咐儿子说:“过去我任桐乡的地方官,那里的百姓爱戴我,我死后要把我埋葬在桐乡。”朱邑死后,子孙将其遗体埋葬在桐乡西城外,当地百姓为他修造坟茔,并建立祠堂,每年奉祭,一直不间断。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爱民,受到百姓爱戴。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朱邑传》3635、3636、3637页:“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初邑病且死,属(通“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例句】:

晋·潘岳《河阳县作》:“齐都无遗声,桐乡有余谣。” 晋·潘尼《赠河阳》:“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头德政碑》:“棠树勿翦,何如审像画形;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赋此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宋·苏轼《置徐州马上走笔寄子由》:“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宋·苏轼《浣溪沙·忆旧》:“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宋·韩淲《满庭芳》:“飞凫去,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 明·徐渭《复西溪湖为朱令赋》:“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典源】《汉书·循吏传·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今译】 汉代朱邑字仲卿,年轻时担任舒地桐乡的乡官,公平清廉,爱护百姓,从未鞭笞过人,关心老人孤寡,当地吏卒百姓很敬爱他。后来朱邑年老病危时,嘱咐他儿子说:“我曾做过桐乡乡官,当地百姓爱我,一定把我葬于桐乡,后代子孙祭祠我,不如桐乡百姓。”死后子孙将其葬在桐乡西城外,百姓果然为他建坟立祠,年年奉祭,一直不绝。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官吏廉洁爱民,受百姓爱戴。

【典形】 碑满桐乡、长祠仲卿、庙似桐乡、食于桐乡、桐乡爱、桐乡遗烈、桐乡置祠、桐乡余谣、桐乡遗老泣、桐乡遗惠。

【示例】

〔碑满桐乡〕 明·徐渭《复西溪湖为朱令赋》:“碑满桐乡朱令庙,树阴柳岸召公棠。”

〔长桐仲卿〕 宋·苏轼《置徐州马上走笔寄子由》之五:“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庙似桐乡〕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社如齐地,庙似桐乡,铭功赞德,碑阙相望。”

〔食于桐乡〕 宋·苏轼《何公桥》:“持节复来,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乡。”

〔桐乡爱〕 唐·李德裕《近于伊川赋此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桐乡遗烈〕 晋·潘尼 《赠河阳》:“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桐乡置祠〕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棠树勿翦,何如审像图形; 桐乡置祠,岂比耳闻身及。”


猜你喜欢

  • 西山

    源见“采薇”。指首阳山。亦借指隐居之地。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三:“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词语西山】   汉语大词典:西山

  • 高阳伴

    同“高阳伴侣”。唐张贲《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 误攫金

    源见“不疑诬金”。指受人误解。清吴伟业《短歌》:“胠箧从他误攫金,告缗怜我非怀璧。”【词语误攫金】   汉语大词典:误攫金

  • 含朱冲事

    参见:罗威饲犊

  • 双鲤音

    同“双鲤鱼”。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

  • 刘伶荷锸

    源见“刘伶好酒”。谓疏狂放达,纵酒不羁。元姚燧《鹧鸪天.遐观堂暮饮》词:“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坟。”【典源】《世说新语·文学》:“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注引 《名士传》曰:“伶字伯伦,沛

  • 郑昭宋聋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楚庄王)使申舟聘(出使)于齐,曰:‘无假道(借路)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你),我伐

  • 邑犬

    《楚辞.怀沙》:“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王逸注:“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毁贤智者。”后因以“邑犬”比喻谗毁贤能、不辨是非的盲从者。宋苏轼《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

  • 一戎

    同“一戎衣”。唐白居易《策林.议兵》:“故有一戎而业成王霸,一战而祸及危亡。”【词语一戎】   汉语大词典:一戎

  • 舞随曹植马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余从京城,言归东藩……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流沔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