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楯鼻磨墨

楯鼻磨墨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荀济传》:“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

楯(dùn,同盾)上磨墨作檄文。是形容在军旅中立即书写文告命令之语。后遂用为文思敏捷之典。

唐.韩翃《寄哥舒仆射》:“群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写捷报。”


【典源】《北吏·荀济传》:“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资治通鉴》卷一六○亦载,作“盾鼻上”。

【今译】 南北朝时荀济与梁武帝萧衍年轻时曾是好友,后来萧衍称帝,荀济不服气,对人说:“我要在盾的把手上磨墨作檄文声讨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作文气势豪迈,不同凡响。

【典形】 盾鼻试残墨、楯鼻磨墨、楯墨、横磨墨盾、磨盾、磨盾鼻、夜磨楯鼻、盾鼻试彩毫、草檄雄盾鼻。

【示例】

〔盾鼻试残墨〕 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征辽诏下倘可期,盾鼻犹堪试残墨。”

〔楯鼻磨墨〕唐·韩翊《寄歌舒仆射》:“群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

〔楯墨〕宋·苏轼《送曹辅赴闽漕》:“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横磨墨盾〕清·钱谦益《奉酬山海督师袁公》:“匡坐油幢临虏使,横磨墨盾草邮书。”

〔磨盾〕 清·王摅《周参军挽歌》“横戈马上吟诗惯,磨盾灯前草檄忙。”

〔磨盾鼻〕 宋·刘克庄《满江红》“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猜你喜欢

  • 续貂

    源见“狗尾续貂”。喻指滥竽充数的官吏。明刘基《夜坐有怀呈石末公》诗:“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总续貂。”亦比喻续加的不及原有的。常用作自谦之词。宋曾巩《寄留交代元子发》诗:“倚玉讵应公论许,续貂还恐邑

  •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参见:头痛炙头,脚痛炙脚【词语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成语:头痛治头,足痛治足汉语大词典: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青田

    同“青田鹤”。唐王勃《上武侍极启》:“驰魂雾谷,忻逢紫岫之英;驿思霞丘,伫接青田之响。”【词语青田】   汉语大词典:青田

  • 舞鉴孤鸾

    源见“镜鸾”。喻指失偶者的孤独身影。宋方千里《伤情怨》词:“闲愁眉上翠小,尽春衫宽了。舞鉴孤鸾,严妆羞独照。”

  • 谪守天厨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篇》:“……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厨三年。汉淮南王刘安,成为神仙后,在上帝御前,傲慢无礼,故被罚看守天庭厨房三年。“谪守天厨”后用指仙人被处罚

  • 九折邛峡

    同“九折路”。宋魏了翁《临江仙.送袁黎州枏》词:“九折 邛峡浑可事,不妨叱驭先驱。”

  • 私淑

    把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当作楷模,或以其人为师,从他的著作中学习他的道德修养、知识学问的都叫“私淑”。《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盖

  • 履凫仙令

    源见“王乔凫舄”。美称县官。清 朱尊彝《送张嵋穿淄川》诗:“相送履凫仙令去,恣听骖筿短童歌。”

  • 舞台风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帝常以三秋闲日,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游倦乃返。飞燕后渐见疏,常怨曰:‘妾微贱,何复得预缨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风台,即

  • 过陵下车

    源见“蘧轮声”。指人仁义而守礼。清顾炎武《侨居神烈山下》诗:“犹馀伯玉当年事,每过陵宫一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