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橐笔

橐笔

橐(tuó驼):盛放书、笔的袋子。橐笔:持橐簪笔的简称。古代书史小吏站在帝王或大臣左右,手里拿着盛放书、笔的袋子,把笔插在头上或颈部衣领处,以备随时记事。据《汉书·赵充国传》载:车骑将军张安世始终是手持囊袋,头插毛笔,侍奉汉武帝几十年。后以“橐笔”为典代指文人的笔墨生涯,又称“簪笔”。

【出典】:

汉书》卷69《赵充国传》2993、2994页:“(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张晏注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记也。”颜师古注曰:“橐,所以盛书也。有底曰囊,无底曰橐。簪笔者,插笔于首。”

【例句】:

唐·李峤《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元·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侍臣橐笔皆鹓凤,御士櫜弓尽虎熊。”


【词语橐笔】   汉语词典:橐笔

猜你喜欢

  • 漫叟

    源见“漫郎”。又唐元结《漫歌八曲》序:“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后因以“漫叟”称元结,亦指放纵无拘束的老人。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漫叟,家

  • 三足

    同“三足乌”。唐柳宗元《跂乌词》诗:“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词语三足】   汉语大词典:三足

  • 初平起石

    同“初平叱石”。唐李瀚《蒙求》:“初平起石,左慈掷杯。”

  • 螽羽诜诜

    源见“螽斯”。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明无名氏《四贤记.媒议》:“但只愿螽羽诜诜,掌上珠还。”【词语螽羽诜诜】  成语:螽羽诜诜汉语大词典:螽羽诜诜

  • 百里弦歌

    源见“武城弦”。称扬官吏重视教化,善于为政。明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试邑严明推健令,门阶寂事简词清。百里弦歌,千村花影,次第经纶齐整。”

  • 孤家寡人

    又作“孤寡不榖”。古代国君和诸侯自称“孤家”或“寡人”。《老子》三十九章:“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耶?”后代又以“孤家寡人”来比喻自取孤立的人。并列 古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

  • 中窾中会

    源见“庖丁解牛”。谓措置得当。清李颙《锡山语要》:”苟一物不格,则一理未明;一理未明,则临事应物,又安能中窾中会,动协机宜?”

  • 挽鹿车

    《后汉书.鲍宣妻传》载:东汉鲍宣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宣谓妻:“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其妻乃将陪嫁服饰,归还娘家,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提瓮出汲,乡邻称之。后以“挽鹿车”

  • 狎汀鸥

    同“狎鸥”。唐张乔《岳阳即事》诗:“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 庄姜恨

    《诗经.邶风.燕燕.序》:“《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东汉.郑玄笺:“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诗云:“燕燕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