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殃及池鱼

殃及池鱼

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鲁迅《书信.致许广平》:“然而,‘殃及池鱼’,竟使头罩绿纱及自称‘不怕’之人们,亦一同逃出,如脱大难者然。”


述补 池,护城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省语。比喻无辜受连累。语出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太平广记》卷466转引)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然而,~,竟使头罩绿纱及自称‘不怕’之人们,亦一同逃出,如脱大难者然。”△多用于指因别人的过错而受害。→瓜葛相连 累及无辜。也作“祸及池鱼”、“祸近池鱼”。


【典源】 《艺文类聚》 卷九十六引《风俗通》 曰:“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旧说池中鱼人姓李,居近城。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灾烧死。谨《百家书》曰: 宋城门失火,因汲池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中伤量谨也。”《太平御览》卷九三五亦载。

【今译】 宋国的城门失火,火势蔓延,烧着了住在附近的渔人家,李姓渔人被烧死了。一说宋国城门失火,因从池中打水灭火,池水干涸,水中的鱼都枯死了。

【释义】 后以此典比喻无端遭祸或牵连受害。

【典形】 池鱼、火及池鱼,失火城门、殃分池鱼、殃及池鱼、鱼祸、池鱼悲。

【示例】

〔池鱼〕 唐·白居易《杂感》:“城门自焚��, 池鱼罹其殃。”

〔火及池鱼〕 宋·张孝祥《代揔得居士上宰相》:“雨流木偶,所念无归; 火及池鱼,又将奚咎?”

〔失火城门〕 清·杨潮观《温太真晋阳分别》:“这的是失火城门有将来恐,处堂燕雀还做平时梦。”

〔殃分池鱼〕明·李东阳《次汝学地官韵》:“福宁非塞马,殃已分池鱼。”

〔殃及池鱼〕 宋·汪元量《贾魏公府》之三:“门径风轻飞野马,亭台火殃及池鱼。”

〔鱼祸〕 宋·洪炎《庚戎岁六月四日至洪城》:“人言城门火,鱼祸自靡遗。”


【词语殃及池鱼】  成语:殃及池鱼汉语词典:殃及池鱼

猜你喜欢

  • 酒圣

    源见“中圣人”。指清酒。宋陆游《幽居》诗:“衰极睡魔殊有力,愁多酒圣弥无功。”【词语酒圣】   汉语大词典:酒圣

  • 愿嚏

    《诗.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玄笺:“言我愿思也,嚏,读当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后因以“愿嚏”为有人在议论或思念

  • 寻嵇

    源见“吕安题凤”。谓寻访好友。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 代庖

    同“越俎代庖”。唐元稹《江边四十韵》:“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聊斋志异.红玉》:“君所欲托诸人者,请自任之;所欲自任者,愿得而代庖焉。”【词语代庖】   汉语大词典:代庖

  • 擢发数

    同“擢发难数”。清李渔《凤求凰.姻诧》:“便是罄竹书,擢发数,也说不尽许多不善。”

  • 郭履

    同“东郭履”。清唐孙华《和友人郊字雪诗三十韵》:“敝剩苏裘在,穿从郭履嘲。”【词语郭履】   汉语大词典:郭履

  • 明妃西嫁

    同“昭君出塞”。唐李白《王昭君》诗之一:“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 钧天声

    同“钧天广乐”。宋黄裳《青门引.社日游云门》词:“醉翁回首,丹台梦觉,钧天声杳。”

  • 钩陈

    《文选.班固〈西都赋〉》:“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李善注引《乐叶图》:“钩陈,后宫也。”钩陈,本为星官名,属紫微垣。后因以指后宫。《隋书.高祖纪上》:“任掌钩陈,职司邦政。”唐宋之问《扈从登封

  • 医缓

    源见“病入膏肓”。泛指良医。唐温庭筠《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于媒扬,沈痼宜蠲于医缓。”【词语医缓】   汉语大词典: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