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汝人识字

汝人识字

明.陶珽辑《说郛续集》第四十五卷载明.刘元卿《应谐录》“万字”:“汝(古代地名,汝州在今河南临汝县境)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教诲,开导)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解释)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踰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此指写请帖),久之不成。父趣(同趋,奔赴)之。其子恚(怨恨)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事物变化的开端)士偶一解,而即訑訑(音yíyí,自满的样子)自矜(自以为贤能)有得,殆(大概,恐怕)类是己(己,在这里表示确定语气)。”

从前,汝州有一个种田的人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儿子识字。先生教学生写一画,说是一字,写两画说是二字,写三画说是三字。学生听了很高兴,把笔一扔,回去对父亲说已经学会识字了。于是先生被辞退了。有一天,父亲打算请一位姓万的亲戚来饮酒。叫儿子写一封请帖,从早晨写了半日不见写成,就去看儿子。儿子见父亲来了,抱怨说天下的姓很多,为什么非要姓万呢?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只写了五百画呢!

正如这个故事后面作者所作的评论那样,“汝人识字”的故事是在于讽刺那种有了一知半解的知识,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到头来必将一事无成。


猜你喜欢

  • 愧邓禹

    同“邓禹笑人”。明吴应箕《吁嗟行》:“君不见昔人寂寂愧邓禹,至今身名等丘墟。”

  • 铁锁沉江

    《晋书.王濬传》载:王濬字士治,弘农人(弘农是汉时设立的郡名,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官至益州刺史。晋武帝(司马炎)谋伐吴,以濬为龙骧将军,修舟舰,准备进攻。“太康元年(公元二八〇年)正月,濬发自成都

  • 万里扶摇

    源见“鲲鹏展翅”。扶摇直上。喻仕途得意。清杨恩寿《新水令.湘江送别图送王夔石中丞师晋督滇黔》套曲:“不辜负三春雨露,才算得万里扶摇。”

  •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诸:“之于”的合音。 从近处来说,取材于自身,从远处来说,取材于外物。 表示随处可以取材。语出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 麒麟像

    同“麒麟图画”。清李渔《慎鸾交.魔氛》:“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一个个要绩前勋,补画麒麟像。”【词语麒麟像】   汉语大词典:麒麟像

  • 尧沉九日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为民除害。唐李峤《箭》诗:“夏列三成范,尧沉九日辉。”

  • 驽马恋栈豆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曹爽传》:“爽必不能用范计。”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桓范出赴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驽马:劣马,跑不快。栈豆:马枥中

  • 班生庐

    《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聊且凭化迁,终反班生庐。”唐.李善注:“班固《函道赋》曰:‘终保己而贻则,里上仁之所庐。’”《文选》卷十四《幽道赋》:“里上仁之所庐。”唐.李善注

  • 毕卓杯

    源见“持螯把酒”。美称酒。南朝 陈陈叔宝《独酌谣》之二:“聊奏孙登曲,仍酌毕卓杯。”

  • 鸣吠

    源见“鸡鸣狗盗”。指鸡鸣狗盗之类的薄技。《隋书.潘徽传》:“所以人加脂粉,物竞琢磨,俱报稻粱,各施鸣吠。”【词语鸣吠】   汉语大词典:鸣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