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阳一县花

河阳一县花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二十一:“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晋代河阳令潘岳,曾于所辖县地遍种桃李,时人有“河阳一县花”之称誉。后引用之称美县令或咏花。

唐.卢僎《十月梅花书赠》:“花情总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唐.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唐.罗隐《送丁明府赴紫溪任》:“栾公社在怜乡村,潘令花繁贺版舆。”


【典源】 《白孔六帖》:“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 ‘河阳一县花’。”

【今译】 晋代潘岳(字安仁) 曾任河阳县令,在全县遍种桃李,春风吹来,到处都是花的世界,人们称之为“河阳一县花”。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治理有政绩。当地风物美好; 或借指某地的花。

【典形】 河阳花县、河阳一县花、河阳种花、花满县、花明潘子县、花县、潘花、潘令花、潘县花、种花满县、河阳一县、潘安河内县、潘令县中花、河阳满县花、花情似河阳、栽花潘岳、潘令河阳、花成县、满城花、潘安县、满县花、花映河阳、河阳花。

【示例】

〔河阳花县〕 明·冯惟敏《集贤宾·题长春园》:“正值着轻暖轻寒二月天,春遍满河阳花县。”

〔河阳一县花〕 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河阳种花〕 明·冯惟敏《黄罗歌·示侄》:“罢河阳种花,效东陵卖瓜。”

〔花满县〕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花明潘子县〕 唐·岑参《春寻河阳闻处士别业》:“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花县〕 清·王摅《许左黄招同程蚀庵》:“连枝花县方同被,便道云峰遂裹粮。”

〔潘花〕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郁文条而耀采,藻逸潘花; 晔词锋而炫奇,光浮卫玉。”

〔潘令花〕 元·宋方壶《雁儿落过得胜令·闲居》:“遍插渊明柳,多栽潘令花。”

〔潘县花〕 唐·卢纶《送黎燧尉阳翟》:“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种花满县〕 宋·曾巩《送高秘丞》:“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词语河阳一县花】   汉语词典:河阳一县花

猜你喜欢

  • 自见者不明

    喜欢自我表现的人,缺乏自知之明。见:现。《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反离骚

    《汉书.扬雄传》:“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比喻退隐),遇不遇命也,何必湛(同沈,沉没)身哉!乃作书,往往摭(拾也

  • 汉主冠

    《汉书.高帝纪上》:“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东汉.应劭注:“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薛,鲁国县也,有作冠师,故往治之。”汉.刘邦为亭长

  • 堕入五里雾

    源见“五里雾”。谓对事物见不真切,模模糊糊。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都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

  • 帝尧文思

    《尚书.虞书.尧典.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尚书》记载帝尧聪明文思,将帝位让给虞舜。后遂用为皇帝禅位之典。唐.杜甫《收京三首》其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句

  • 沟中木断

    同“沟中断”。宋陆游《水亭偶题》诗:“沟中木断谁曾问,空里蓬征自不知。”【典源】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今译】

  • 邑犬群吠

    邑:小城市。小色犬多,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毁谤贤智之士。战国楚屈原《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俊疑杰兮,固庸态也。”主谓 邑犬,村镇中的狗。比喻一群小人诽谤贤人智士。《楚辞·九章·怀沙》

  • 扣钟

    《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后因以“扣钟”喻善于求教。南朝 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民学异扣钟,辨惭炙輠,将以允应贡选,待问金门。”【词语扣钟】   

  • 一斗得凉州

    源见“斗酒博凉州”。谓以行贿得官。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典源】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汉·赵岐《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

  • 荆人献

    同“荆玉三献”。唐 叶季良《赋得琢玉成器》诗:“荆人献始遇,良匠琢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