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治丝而棼

治丝而棼

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纷乱)之也。”

公元前七一九年春,卫.公子州吁杀死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缓合人民对他的愤恨,便挑拨宋、郑两国关系,并联合宋国,出兵围困郑国都城,以制造事端,转移国民和诸侯的视线。鲁隐公问鲁大夫众仲,州吁这样做将来会有什么结果?众仲指出,只有以德和民才是办法,象州吁这样以乱治乱,是治丝益棼,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不久,州吁果然被卫人杀了。后比喻做事不得要领,茫无头绪,越做越糟。

清.梁启超《评新官制之副大臣》:“若一国之最高行政官署,而置权力同等者两人以上,则未有不治丝而棼也。”


兼语 棼,纷乱。整理蚕丝,不先找头绪,则越理越乱。比喻做事不得要领,使问题复杂化。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梁启超《评新官制之副大臣》:“若一国之最高行政官署,而置权力同等者两人以上,则未有不~也。”△贬义。多用于描写做事方法不对,反而使事情更复杂。


【词语治丝而棼】  成语:治丝而棼汉语词典:治丝而棼

猜你喜欢

  • 五十步笑百步

    泛指所犯缺点或错误程度虽有不同,实质却没有两样。梁惠王问孟子,我对于治理国家,尽心竭力。河内遭灾,则移当地百姓于河东,而将河东粮食移往河内。河东遭灾,我也采取同样方法。看看邻国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人象我

  • 驹阴

    同“驹光”。宋 张继先《洞仙歌》词:“竞对月,论利与谈名,全不想驹阴,暗催年少。”【词语驹阴】   汉语大词典:驹阴

  • 悲和泣

    同“悲玉璞”。元马臻《述怀五十韵》:“献璞悲和泣,辞金忆震贤。”

  • 曾子不入胜母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汙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胜母,意为胜过母亲。孔子的弟子曾参,为人至孝,故县名(或说为里名、闾名)胜母,曾

  • 奋发踔厉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后以“奋发踔厉”谓奋发有为,意气昂扬。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二:“既无始皇奋发踔厉之才,而当众叛亲离之日,谓足以全首领

  • 美舜歌

    源见“舜弦”。借指颂帝王仁政之歌。唐吴融《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 食其乱宫庭

    《史记.陈丞相世家》:“(王)陵之免丞相,吕太后乃徙(陈)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给事于中。食其亦沛人。汉王之败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后为质,食其以舍人侍吕后。其后从破项籍为侯

  • 伎痒

    参见:技痒【词语伎痒】   汉语大词典:伎痒

  • 乐生负谤

    参见:乐毅见猜

  • 飞蛾赴烛

    见“飞蛾赴火”。宋·黄庭坚《演雅》:“蛣蜣转丸贱苏合,~甘死祸。”【词语飞蛾赴烛】  成语:飞蛾赴烛汉语大词典:飞蛾赴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