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济世安民

济世安民

拯济社会,安定百姓。出自唐太宗的事迹。唐太宗,即李世民(599-649年),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史载,他四岁时,有一书生为其相面,说:“这个孩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20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遂取“济世安民”之义,为其命名。隋末,他首劝李渊起兵,并在李渊夺取政权、统一中国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封为秦王、尚书令。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

【出典】:

旧唐书》卷2《太宗本纪上》21页:“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例句】:

明·崔时佩《西厢记·萧寺停表》:“空怀济世安民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21卷:“天挺英豪志量开,休教轻觑小儿孩。未施济世安民手,先见惊天动地才。”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15卷:“那官人胸藏锦绣,满腹珠玑,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


并列 使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定。形容有远大的抱负。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太祖出身布衣,聪明神武,抱~之志,拨乱拔强,十五载而成帝业。”△褒义。多用于写人的抱负。


【词语济世安民】  成语:济世安民汉语词典:济世安民

猜你喜欢

  • 缺壶歌

    源见“唾壶击缺”。用为发抒壮怀的典故。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词语缺壶歌】   汉语大词典:缺壶歌

  • 负米

    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指粗劣的菜食)之食,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

  • 冰聘

    源见“冰人”。谓定亲。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归宁之日,始觉为妇所卖,讼之公。公询之,俱未冰聘,因判合焉。”【词语冰聘】   汉语大词典:冰聘

  • 偷天妙手

    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是妙手从上天那里得到,极言文才之高。后称极善诗文者为“偷天妙手”。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能凿壁,会悬梁,偷于妙手绣文章。”【词语偷天妙手】

  • 分鹿

    源见“蕉鹿梦”。比喻虚幻无常,糊涂了事。宋黄庭坚《和刘景文》:“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词语分鹿】   汉语大词典:分鹿

  • 王孙一饭

    源见“一饭千金”。喻指别人施予的恩惠。清陈维崧《沁园春.怀毕载积》词:“臣老矣,念王孙一饭,欲报何时!”

  • 浩书空咄

    源见“殷浩书空”。借指世人为争名夺利而愤懑不平。宋李曾伯《满江红.丙辰生初自赋》词:“出而作,日而息;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 王祥刀

    同“吕虔刀”。清赵翼《题杨斐园研堂长卷》诗:“魏徵牙笏王祥刀,遗泽焘后多贤豪。”

  • 四民

    指士、农、工、商《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词语四民】   汉语大词典:四民

  • 衔环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汉时弘农(汉置郡名,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县南)杨宝(杨敞曾孙,隐居教授,不受王莽征召。光武帝刘秀赞赏他的节行,建武中复征之,不至,后卒),年九岁,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