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唾壶击缺”。用为发抒壮怀的典故。金元好问《论诗》诗之三:“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词语缺壶歌】 汉语大词典:缺壶歌
《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圣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后以“此山元有”
源见“白衣送酒”。指送酒的吏人。唐李白《九日登山》诗:“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词语白衣人】 汉语大词典:白衣人
指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按照范增暗示下令杀刘邦,范增便到帐外把项庄找来,要项庄以舞剑作乐为名,在宴席上乘机刺杀刘邦。后以此典比喻借助寻欢作乐以实现其阴谋诡计。项庄,项羽的堂弟,帐下的武将。范增起身,出去召
潇湘:湘水与潇水的并称。借指今湖南地区。秦:借指今陕西省。春秋时秦国奄有今陕西省地,故名。 你去湖南,我奔陕西。 表示一西一东,背道而驰,愈走愈远。 常用作客中送别之辞。语出唐.郑谷《淮上与友人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种植蕙草来表明自己对培育贤材的心愿。后遂用为典实。唐.柳宗元《种术》:“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留连树蕙
同“羲和驭日”。元郭翼《行路难》诗之四:“朝拥群仙行,羲和御车驾飞龙。”
同“朱云折槛”。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怪当朝无肯折庭槛,又谁个敢牵裳?”【词语折庭槛】 汉语大词典:折庭槛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后因以“鼎邑”指洛阳。唐杨炯《途中》诗:“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词语鼎邑】 汉语大词典:鼎邑
同“李阳拳”。清袁枚《五人墓》诗:“李阳老拳一挥臂,万手如星撒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