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鲁恭驯雉”。称美地方官有德政。唐杜甫《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源见“陆凯传情”。指寄往或来自远方亲友的书信。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行路》:“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偏正 陇头,陇山,即今六盘山南段,借指边关。唐·韩鄂《岁华纪丽》载,南朝宋
《易.既济》:“六四,?有衣袽,终日戒。”王弼注:“?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何楷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后因以“衣袽之戒”比喻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早作戒备。明归有光《策问》之
源见“八花砖”。谓晚起迟至。宋陆游《晚起》诗之一:“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銮过八砖。”【词语八砖】 汉语大词典:八砖
同“拥篲”。唐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几分汉廷竹,夙拥文侯彗。”
同“钱癖”。清 刘嗣琯《沁园春.金钱花》词:“自来和癖谁怜,算折得群芳胜得仙。”
源见“东陵瓜”。指故秦 东陵侯 邵平,借指退官归隐田园的人。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四:“昔日东陵侯,惟有瓜园在。”唐储光羲《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诗:“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词语东陵侯】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际遇。清赵翼《静观》诗:“茵溷花分总宿因,求仙学佛枉劳神。”
《左传.哀公二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鲁哀公二二年(公元前四七一年),越国灭亡了吴国,越国派人叫吴王夫差住到甬东去,夫差辞谢说
《韩诗外传》卷四第二章:“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诛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