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燎若观火

燎若观火

同“明若观火”。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述补 燎,同“憭”,明白之意。比喻对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多用于写对事物的了解程度。→洞若观火 了如观火 了如指掌←→漆黑一团 雾里看花。也作“燎如观火”。


【词语燎若观火】  成语:燎若观火汉语词典:燎若观火

猜你喜欢

  • 西向笑

    同“西笑”。唐骆宾王《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诗:“唯馀西向笑,暂拟当长安。”

  • 同归

    源见“白首同归”。指同时而死。《红楼梦》六四回:“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词语同归】   汉语大词典:同归

  • 龙困鱼服

    源见“白龙鱼服”。喻指贵人或有才能的人遭受困厄。宋苏轼《哭王子立》诗之三:“龙困尝鱼服,羊儇或虎蒙。”

  • 櫜弓戢矢

    同“櫜弓戢戈”。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无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见“櫜弓戢戈”。清·夏燮《中西记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

  • 东西南北

    源见“东西南北人”。谓飘泊在外,居处无定。唐睿宗《孔子赞》:“无岂匏瓜,东西南北。”见“东西南北人”。茅盾《漫谈文艺创作》:“而阿Q这个人物……并非以一、二人为模特儿,是~许多嘴脸的综合体。”【词语东

  • 千金价

    《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汉武帝刘彻听说西域大宛马很好,便派遣使臣持千金和金马去交换贰师城的良种马。后因用为咏良马之典。唐.杜甫《骢马

  • 张陈

    同“耳馀”。宋范仲淹《得李四宗易书》诗:“须期管 鲍垂千古,不学张 陈负一朝。”【词语张陈】   汉语大词典:张陈

  • 陆浚仪

    《晋书.陆云传》:“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晋文士陆

  • 捕影捞风

    见“捕风捉影”。清·方成培《雷峰塔·虎阜》:“官司缉匪,火急敢逗留? ~何处有?”【词语捕影捞风】  成语:捕影捞风汉语大词典:捕影捞风

  • 临机应变

    机:事物变化的征兆、迹象。面对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朱子语类》卷一三六:“所以张巡用兵,未尝仿古兵法,不过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盖未论临机应变,方略不同。”见“随机应变”。《水浒传》74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