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燕相举贤

燕相举贤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在《外储说左上》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郢人在夜间给燕相写信时,烛光不亮,因而命持烛人“举烛”,自己却将此二字误书信中。燕相从“举烛”二字却悟出了举贤任能的道理,使燕国得以大治。后用为咏烛或举贤之典。

唐.李峤《烛》:“若逢燕相国,持用举贤人。”此用以咏烛。


猜你喜欢

  • 五丁开道

    《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又卷九四引同书:“秦惠王欲

  • 定远

    参见:班定远【词语定远】   汉语大词典:定远

  • 星火燎原

    原指小的疏忽会酿成大祸,今喻新生的力量开始时固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宏伟前途。商朝盘庚在位期间,迁都于殷。针对臣民不安新居的心情,作《盘庚》对他们进行规戒、开导。其中对于贵族、官吏用词更为尖锐和严

  • 鹬蚌争持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柳亚子《痛哭》诗之五:“如何满地渔翁日,鹬蚌争持死不甘。”

  • 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

    孟贲( ㄅㄣ bēn ):战国时勇士。狐疑:犹豫。 像孟贲这样的壮士如果犹豫不决,还不如一个小孩勇往直前。 表示行事贵在果决。语出《汉书.蒯通传》:“计诚知之而决不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

  • 坐井之诮

    源见“坐井观天”。指眼界狭小、见识有限的讥讽。明袁宏道《狂言别集.寄友人》:“书至此,忽念粤西之行,饱看万里奇山,于卷石何有?断不免坐井之诮矣。”

  • 缑岭调笙

    源见“王乔控鹤”。形容清雅脱俗。清冯登府《祝英台近.题叶小鸾二王帖释文》词:“最怜缑岭调笙,月凉花淡,万一有彩鸾消息。”

  • 苏武餐毛

    同“苏武毡”。宋梅尧臣《释滞》诗:“帝在苍梧妃泣竹,苏武餐毛海西曲。”

  • 知子虚

    源见“子虚乌有”。借指重视文才。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诗:“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 偷合取容

    见“偷合苟容”。《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以至圽身。”【词语偷合取容】  成语:偷合取容汉语大词典:偷合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