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镜台

玉镜台

源见“镜台自献”。借称求婚聘礼。唐李商隐《中元作》诗:“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群音类选.犀佩记》:“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温郎玉镜台。”


【典源】《世说新语·假谲》:“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曰:‘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今译】 晋代温峤丧妇,其姑母刘氏家中离散,身边只有一女,聪颖秀丽,姑母托温峤替女儿做媒。温峤自己很想娶这位表妹,便回答说:“佳婿难得,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吗?”姑母说:“兵荒马乱的年月,能吃口饱饭就心满意足了,怎敢想与你相近的?”几天之后,温峤告诉姑母说:“已为表妹找到男家,门第尚可,女婿官职不亚于我。”又取出一玉镜台作为聘礼,姑母十分高兴。结婚时,新郎新娘交拜成礼后,新娘分开纱扇一看,拍手大笑说:“我早就疑心是你,果不出所料。”

【释义】 后以此典指求婚事; 或用以咏镜。

【典形】 老奴持玉镜、温家玉镜台、玉镜架、玉镜台、玉台、玉台挂宝镜、择夫得温峤、温郎玉照台、奁有镜。

【示例】

〔老奴持玉镜〕 清·孙枝蔚《后名士悦倾城篇》:“老奴持玉镜,择婿何风流。”

〔温家玉镜台〕 唐·张紘《行路难》:“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玉镜架〕 宋·李清照《上内翰綦公启》:“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 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

〔玉镜台〕 南朝梁·萧纲《同刘咨议咏春雪》:“思妇流黄素,温姬玉镜台。”

〔玉台〕 北周·庾信《鸳鸯赋》:“若乃韩寿欲婚,温峤愿妇,玉台不送,胡香未有。”

〔玉台挂宝镜〕 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择夫得温峤〕宋·苏轼《孔毅父妻挽词》:“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


【词语玉镜台】   汉语词典:玉镜台

猜你喜欢

  • 冲斗气

    同“斗冲剑气”。唐骆宾王《和李明府》诗:“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座落在水边的楼台最先得到月光;朝向阳光的花木容易萌生春意。 比喻由于近便而优先获得好处。语出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

  • 陪仆

    源见“陪台”。泛指奴仆。《后汉书.陈元传》:“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以刺举为明,徼讦为直。乃至陪仆告其君长,子弟变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无所措手足。”【词语陪仆】   汉语大词典:陪仆

  • 总角交

    源见“总角”。指童年相交的好友。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琢堂名韫玉……与余为总角交。”【词语总角交】   汉语大词典:总角交

  • 曾子商歌

    源见“捉衿见肘”。谓安贫乐道。宋刘克庄《念奴娇》词:“仿佛曾子当年,商歌满屋,衣不完衿肘。”

  • 顾曲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有其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后称欣赏音乐、戏曲为“顾曲”,有时也可用以指称通晓音律。孔尚任《桃花扇.侦戏》:

  •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面临任务便谨慎从事,善于谋画而获得成功。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志林》:“言其明略而定,貌无忧色,况长

  • 太公钓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 集泮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孔颖达疏:“彼飞鸮恶声之鸟,今来集止于我泮水之林,食我泮宫之桑黮,归我好善之美音……喻不善之人感恩惠而从化。”后因以“集泮”比喻受教化。

  • 覆毡草书

    《北史.陈元康传》:“神武之伐刘蠡升,天寒雪深,使人举毡,元康于毡下作军书,飒飒运笔,笔不及冻,俄顷数纸。”北齐陈元康字长猷,文思敏捷,颇有干才,神武帝高欢用为大丞相功曹,掌管机要。曾随欢伐刘蠡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