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乔凫舄

王乔凫舄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亦作邺)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候望之,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因以“王乔凫舄”喻仙人或地方官的行踪。元丁鹤年《环翠楼歌》:“子晋鸾笙乘月过,王乔凫舄凌云还。”


【典源】《后汉书·方术列传·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 (xi) 焉。乃诏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仙传拾遗》亦载,大略同。

【今译】 后汉人王乔在汉明帝时担任叶县县令,他有神术,每逢一个月的初一十五,常从叶县飞来朝廷谒见。明帝见他来得这么迅速频繁,又不随有车骑,感到奇怪,暗中命令太史去观察,说每当他来时,就有一对野鸭从东南方飞来。于是等到野鸭再飞来时,就用网去捉它,但只得到一只木底鞋子。明帝让主管制造器物的尚方署官员来鉴别,原来是四年时所赐给尚书台官员的鞋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与地方官吏有关的事,多指县令; 也用以借指鞋、履。

【典形】 朝天舄、飞凫、飞凫仙令、飞屐、飞舄、凫飞叶县、凫舄、凫影、汉殿凫、候舄、化凫、化履、借凫、令宰仙、尚方舄、尚书履、双凫、双凫舄、双舄、王君飞舄、王凫、王乔凫舄、王乔西飞、王舄、舄飞、舄化双凫、仙凫、县令凫、翔凫、叶县凫、叶县履、罗舄风流、双凫飞去、王乔余舄、蹑凫骑、觐君舄、两玉凫、叶县凫飞、双飞凫、王乔履、王乔舄、下履凫、飞凫舄、凫舄身、双凫化。

【示例】

〔朝天舄〕 清·黄鷟来《述德叙怀一百韵》:“遂拥朝天舄,翻飞入阙旃。”

〔飞凫〕 唐·李适《饯唐永昌》:“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飞凫仙令〕 清·丘逢甲 《黄子惠曾由泸上同舟》:“飞凫仙令循良治,戎马书生汗漫游。”

〔飞屐〕 宋·苏轼《九月湖上寻周李二君》:“苇间闻拏音,云表已飞屐。”

〔飞舄〕 宋·杨亿《夜宴》:“鹤盖留飞舄,珠喉怨落梅。”

〔凫飞叶县〕 唐·王维《贺古乐器表》:“龙跃平津,实为宝剑; 凫飞叶县,空余素履。”

〔凫舄〕 唐·钱起《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凫影〕 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

〔汉殿凫〕 明·何景明《得王子衡赣榆书》:“柳送燕台骏,花留汉殿凫。”

〔候舄〕 清·金人瑞 《吴明府生日》:“叶县吏人朝候舄,荀家待女昼焚香。”

〔化凫〕 宋·梅尧臣《送林大年》:“有舄不化凫,有琴何用弦。”

〔化履〕 唐·武三思《仙鹤篇》:“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

〔借凫〕 宋·陈与义《至叶城》:“苏武初逢雁,王乔欲借凫。”

〔令宰仙〕 唐·杜甫《夏夜李尚书筵》:“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

〔尚方舄〕 宋·王安石《次韵约之谢惠诗》:“故人耽田里,老脱尚方舄。”

〔尚书履〕 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刺史翻隼, 尚书履曳凫。”

〔双凫〕 明·冯惟敏《新水令·寿马南江》:“也曾散朝班双凫回首,也曾事先皇百里封侯。”

〔双凫舄〕 宋·范成大《李子永赴溧水》:“匆匆叶县双凫舄,换却山阴访戴船。”

〔双舄〕 唐·武平一《饯唐永昌》:“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王君飞舄〕 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王凫〕 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

〔王乔凫舄〕 南朝梁·沈约《和谢宣城》:“王乔飞凫舄,东方金马门。”

〔王舄〕 明·袁宏道《舟中同黄绮石等》:“天上飞王舄,人间附郭舟。”

〔舄飞〕 宋·王安石《揖仙阁》:“云度疑軿下,凫惊恐舄飞。”

〔舄化双凫〕 宋·陆游《道室杂咏》之一:“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仙凫〕 唐·卢照邻《失群雁》:“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县令凫〕 唐·元稹《春分投简明洞天作》:“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翔凫〕 唐·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叶县凫〕 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叶县履〕 唐·骆宾王 《和李明府》:“传闻叶县履,飞向洛阳城。”


猜你喜欢

  • 蟪蛄疑春秋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后用为形容寿命短暂或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之典。蟪蛄,夏生秋死的寒蝉。宋王安石《即事》诗之六:“蜉蝣蔽

  •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阙:同“缺”,有保留、回避的意思。 多听,有怀疑的地方暂时保留,其余有把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 意谓对人对事,虚心学习,谨慎从事,不强不知以为知。语出《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 子平毕娶

    东汉时向长,在儿女嫁娶完毕后,弃家出游。《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嫁娶既毕

  • 掌珍

    同“掌上明珠”。清王韬《瓮牗馀谈.书彭孝女事》:“〔孝女〕事亲尤能先意承旨,以是双亲爱之为掌珍。”【词语掌珍】   汉语大词典:掌珍

  • 楚冠

    同“獬豸冠”。唐柳宗元《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既受筐篚,载加命服。赐有楚冠,用惭豸角。”【词语楚冠】   汉语大词典:楚冠

  • 山阳旧曲

    同“山阳笛”。唐温庭筠《上宰相启》诗之二:“则卫馆遗孤,常闻出涕;山阳旧曲,不独伤心。”

  • 濮上

    源见“桑间濮上”。指侈靡淫乱的音乐、风俗的流行地。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十五:“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淫音噪而惑耳,罗袂挥而乱目。濮上北里,迭奏迭起。或号或呼,俾昼作夜。

  • 苏黄米蔡

    指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为蔡京。清代杭世骏《订讹类编》:“张青甫云:‘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

  • 布鼓

    源见“持布鼓过雷门”。比喻浅陋者。晋葛洪《抱朴子.金丹》:“闻雷霆而觉布鼓之陋,见巨鲸而知寸介之细也。”【词语布鼓】   汉语大词典:布鼓

  • 柴桑翁

    源见“柴桑”。指陶潜。宋朱熹《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分韵得中字》:“愿书今日怀,远寄柴桑翁。”【词语柴桑翁】   汉语大词典:柴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