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珊瑚击碎

珊瑚击碎

源见“石崇斗奢”。形容骄奢挥霍。宋杨亿《公子》诗:“珊瑚击碎牛心熟,香枣兰芳客自迷。”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三引晋·裴启 《语林》 曰:“石崇与王恺争豪,晋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恺以示之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声色俱厉,崇曰:‘此不足恨。’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日者六七枚,恺怅然自失。”《世说新语·汰侈》、《晋书·石崇传》亦载,文略不同。

【今译】 晋代石崇 (字季伦,小名齐奴) 与王恺争豪斗富,晋武帝为王恺外甥,总是帮助舅舅。一次,武帝赐给王恺一高二尺多的珊瑚,王恺便向石崇炫耀。谁知石崇见后随手用铁如意将它击碎。王恺声色俱厉,怒气冲天,石崇却说:“这不必大惊小怪。”接着命人取出高三尺的珊瑚六七株,王凯因而怅然若失。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人穷奢极侈;也用以咏珊瑚。

【典形】击碎珊瑚、零落珊瑚、齐奴豪奢、齐奴珊瑚、珊瑚击碎、碎珊瑚、珊瑚折、碎珊瑚树、打碎珊瑚、不惜珊瑚、铁如意。

【示例】

〔击碎珊瑚〕 宋·黄机《乳燕飞·次岳总干韵》:“击碎珊瑚树。为留春怕春欲去。驶如风雨。”

〔零落珊瑚〕 宋·苏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齐奴豪奢〕 元·杨奂《金谷行》:“齐奴豪奢谁比数,酒醒爱击珊瑚株。”

〔齐奴珊瑚〕 元·张可久《湘妃怨·云林隐居》:“辨汲冢数十车简书,笑齐奴三四尺珊瑚。”

〔珊瑚击碎〕 宋·杨亿《公子》:“珊瑚击碎牛心熟,香枣兰芳客自迷。”

〔碎珊瑚〕 清·黄鷟来《沈阳立春日感事述怀》:“醉因歌敕勒,愤几碎珊瑚。”


猜你喜欢

  • 碣石宫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后借以指集贤之所。唐李商隐《五言四十韵诗》之二:“感激淮山馆,优游碣石宫。”明 茅平仲《金台怀古》词:

  • 范蠡出江湖

    同“范蠡扁舟”。南朝 宋谢灵运《会吟行》:“勾践善废兴,越叟识行止。范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

  • 南海献荔支

    《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由是遂省焉。”后汉时,南海郡有献荔支之劣政。后遂用为刺献荔腐败政治之典。唐.

  • 鲁国灵光

    同“鲁灵光殿”。张焘《为燕孙题先世遗墨》诗:“鲁国 灵光吉光羽,謦欬恍惚亲先民。”

  • 臣心如水

    汉哀帝时,尚书仆射郑崇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因哀帝对佞臣董贤过于宠幸,郑崇又上书劝谏,因此严重地得罪了哀帝。尚书令赵昌是个谄媚之徒,他平时就总想陷害郑崇,现在知道郑崇被哀帝疏远,就乘机上奏,说郑崇和宗族

  • 善战者服上刑

    服:承受(刑役)。上刑:重刑。 好战的人应该受重的刑罚。语出《孟子.离娄上》:“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明.文秉《烈皇小识》卷五:“上御经筵毕,复召对六部,本兵杨嗣昌奏

  • 歌鱼

    《战国策.齐四》:“战国齐孟尝君(姓田名文)食客冯谖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分上中下三等待遇。冯谖初以下士为食客,但他不甘下士待遇,三次弹铗作歌,其中一

  • 笔可生花

    源见“梦笔生花”。谓文章高妙。清蒲松龄《为螽斯与孙咸吉启》:“万卷书开,心能成锦;三冬霜尽,笔可生花。”

  • 宋玉墙头

    源见“东墙窥宋”。借指佳人寄情之所。亦借指花开处。宋向子諲《减字木兰花.梅花盛开走笔戏呈韩叔夏》词:“更有难忘,宋玉墙头婉婉香。”

  • 冯河暴虎

    同“暴虎冯河”。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见“暴虎冯河”。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者虚骄而无实。”【词语冯河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