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黄犬叹”。清舒位《感遇》诗之四:“始为苍蝇笑,旋下黄犬泪。”
汉扬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后因以“学海”谓做学问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止。北齐邢邵《广平王碑》:“志犹学海,业比登山。”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何休
汉.刘向《列女传》二“楚庄樊姬”:“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妒嫉,荐进美人,与己同属;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
源见“死灰复燃”。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明刘若愚《酌中志.黑头爰立纪略》:“又一疏力救郭巩,或有嘉其义侠者,然其意实欲藉此为燃灰计耳。”【词语燃灰】 汉语大词典:燃灰
这是西汉东方朔形容在朝廷做官、在官署的金马门中可以避世保身。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善辞赋,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性诙谐滑稽。有一次,他的同僚
源见“虚引怯猿”、“空弦落雁”。形容箭术高超。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琉璃彤管,鹊顾鸾回;婉转绿沉,猿惊雁落。”
同“为周为蝶”。清张问陶《初春漫兴》诗:“眼前栩栩游仙梦,为蝶为周总未知。”
指邹阳说:如同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抛投到黑暗地方被埋没。后以此典比喻怀才不遇、忠贤受谤;或指好人误投不贤之主;或比喻珍宝落到不识货的手中。西汉文帝时,齐国人邹阳听说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好结纳贤士,便前去投
同“嗟来之食”。唐李绅《却到浙西》诗:“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词语嗟食】 汉语大词典:嗟食
使凶残的人不再作恶,改而为善,就可以不用刑杀。《论语.子路》:“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亦作“捐残去杀”。《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