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甑中生尘”。唐刘禹锡《学阮公体》诗:“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词语甑生尘】 成语:甑生尘汉语大词典:甑生尘
同“破镜重圆”。《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见“破镜重圆”。《聊斋志异·细侯》:“~,盟心不改,义实可嘉。”【词语破镜重归】 成语:破镜重归
同“尊隗”。唐独孤绶《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宋歌泽门以归怨,燕尊郭隗而耀德。”
同“梁狱上书”。清吴兆骞《感怀诗呈家大人》:“授简圜扇思夏胜,上书梁狱泣邹阳。”
战国时告子论性,谓性无善恶之别,犹湍水之无分东西。《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湍( ㄊㄨㄢ tuān 团
源见“骥伏盐车”。形容贤才受困,处境艰难。宋苏轼《次韵秦观见寄》:“垂耳困盐车,捐金空买骨。”
同“桃花源”。宋周邦彦《长相思》词:“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词语桃溪】 汉语大词典:桃溪
源见“吕安题凤”。喻指访友不遇。清董元恺《风流子.草堂归兴》词之二:“一任高轩至止,题字空回。”
形容女子容貌姣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 “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又见唐李白《西施》诗:“秀色掩古
原指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后喻相识时间短,交情浅薄。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人。桓帝时先后任武陵太守,司隶校尉等职。“纠举奸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少时极聪明,记忆力十分强,据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