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电光石火

电光石火

源见“石火电光”。喻迅速消逝或迅速消逝之物。元 姬翼《恣逍遥》词之三:“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王翱〕为人悲歌倜傥,博学自豪,视富贵若电光石火焉。”也比喻动作迅速。鲁迅《呐喊.狂人日记》:“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


并列 比喻消逝极迅速。鲁迅《阿Q正传》:“王胡惊得一跳,同时~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描写快速用语。→风驰电掣 昙花一现 白驹过隙 ↔古往今来


【典源】 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七《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今译】古人讲,人的生命短促,如同燧石敲出的火光,瞬息即逝。佛家常用“电光石火”以喻迅速消逝。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生短暂,事物迅速消逝。

【典形】 电光石火、石火、石火光、石火梦、石内火、石中火、石火电光。

【示例】

〔电光石火〕清·洪升《长生殿》:“粉香丛冤孽债多,一霎做电光石火。”

〔石火〕 唐·李白《拟古》之三:“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石火光〕 唐·白居易《对酒》 之二:“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石火梦〕 明·袁宏道《龙堂招提观影戏》:“唤醒人间石火梦,无限悲喜片时中。”

〔石内火〕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你知道荣华如水上沤,功名如石内火。”

〔石中火〕 宋·苏轼《行香子》:“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词语电光石火】  成语:电光石火汉语词典:电光石火

猜你喜欢

  • 维鹈濡翼

    同“维鹈”。宋苏辙《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三:“才下位高,畏维鹈濡翼之诮;任重道远,怀老骥伏枥之心。”按,此用为谦辞。

  • 东家子

    源见“东墙窥宋”。指美貌女子。唐李群玉《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明汤显祖《紫箫记.下定》:“何处东家之子,嫣然一笑,下蔡魂迷。”【词语东家子】   汉语大词典:东家子

  • 蘧轮声

    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

  • 郢正

    源见“郢匠挥斤”。郢匠挥斧斫鼻,尽除鼻上之泥而鼻不伤。因以“郢正”为以诗文就正于人的谦词。清缪彤《与颜光敏书》:“伏枕偶得二诗,书呈大方郢正。”【词语郢正】   汉语大词典:郢正

  • 成王安在

    《明史.方孝孺传》载,明朝建文四年(公元一四〇三年),燕王朱棣(明成祖)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侍讲学士方孝孺以丧服哭之。朱棣说:“予欲效法周公辅成王耳。”方问:“成王安在?”朱答:“彼自焚死。”方又

  • 羿氏舛射

    《太平御览》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后因以“羿氏舛射”为比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的典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

  • 阳城拙

    源见“抚字催科”。喻指拙于为官。宋郭应祥《鹧鸪天.遁斋自作生日》词:“催科自笑阳城拙,勇退应惭靖节高。”

  • 八彩卢郎

    《北史.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采卢郎’。”北齐时,文宣帝高洋崩逝后,朝廷令当朝文人作挽歌以备

  • 千金买骏骨

    《战国策.燕策一》载: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卑身厚币,招纳贤才。有一次,昭王问郭隗关于选贤朝访的事,郭隗对他说:“臣闻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主管通书谒见出入接待的官员)言于君

  • 五十知天命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说,他到了五十岁就能了解自然道理的精微奥妙,即掌握天道之规律。后以“知命之年”指称五十岁年龄。唐.张说《岳州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