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张华传》:“……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西晋学者、文学家张华(字茂先)知识广博,文辞华美,著有《博物志》十篇。后世诗文中常
《文选》卷二十七、三国.魏武帝(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三国魏诗人曹操在《短歌行》诗中,用“乌鹊绕树,无枝可依”来比喻人民流离之苦。后用以比喻无栖身之地。唐.杜甫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又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后
同“商山四皓”。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唐张说《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诗之二:“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词语四皓】 汉语大词典:四皓
《新唐书.裴宽传》:唐代裴宽为人廉洁自重。有一次有人不明不白地送给裴宽鹿肉,裴不受,又无法退回,就挖坑把鹿肉埋掉了。当时韦诜正假日登楼,望见有人埋物,问之,裴宽道:“宽不以苞苴污家,不敢自欺,故瘗之。
原为“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猊(ní倪):狻(suān酸)猊,即狮子。抉(jué决):剔出。骥:骏马。像愤怒的狮子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那样不可约束之势。形容书法的笔势遒劲奔放。见唐徐浩事迹。徐浩
诬:欺骗。 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存心欺骗。 指斥别人坚持错误意见。语出《庄子.秋水》:“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韩非子.显学》:“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
同“八叉手”。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张锡〕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词语八叉】 汉语大词典:八叉
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 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元 撖夅《游香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巿,又作“福”。后因以“徐巿东游”为帝王、方士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