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后因以“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花城》1981年增刊4期:“吴非发现,逗趣地:‘怎么样,黎小姐,有没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述补 惋惜见面相识太晚。语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刘心武《爱情的位置》:“从一见钟情到心心相印,经过可靠的亲友介绍而~。”△常用于情投意合、一见如故。→相知恨晚 ↔视如寇仇。 也作“相逢恨晚”。


【词语相见恨晚】  成语:相见恨晚汉语词典:相见恨晚

猜你喜欢

  • 道胜

    同“战胜得道肥”。宋陆游《秋夜》诗之一:“身闲诗简淡,道胜梦轻安。”

  • 穿针

    源见“乞巧”。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唐王勃《七夕赋》:“海人支石之机,江女穿针之阁。”【词语穿针】   汉语大词典:穿针

  • 截发

    同“剪发待宾”。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父母》:“称人母喜延宾客云截发。”【词语截发】   汉语大词典:截发

  • 瑶林

    同“瑶林琼树”。宋陈师道《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词语瑶林】   汉语大词典:瑶林

  • 玉倚蒹葭

    源见“蒹葭玉树”。形容白绿相映的景色。宋韩淲《眼儿媚.社日》词:“风回香雪到梨花,山影是谁家?小窗未晚,重檐初霁,玉倚蒹葭。”

  • 然犀

    同“然***”。清严绳孙《烟雨渡江》诗:“我欲然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或墨驱尻马,贡殊域之瓌闻;或笔代然犀,影拓都之现状。”【词语然犀】   汉语大词典:然犀

  • 犹豫不决

    原作“犹豫未有所决”。形容拿不定主意。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兵长驱直入,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孝成王遣使求救于魏。魏安厘王派魏将晋鄙率兵救赵,但晋鄙惧怕秦军,停兵汤阴不进。这时,魏王又派新垣衍至赵,要求赵尊

  • 直言贾祸

    贾:买,引申为招致。贾祸:自招灾祸。《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左传.定公六年》,“扬楯贾祸,弗可为也已。”后因以“直言贾祸”指说直话的人会惹祸。见“直言取祸”。【词语直言贾祸】

  • 见得思义

    得:获取。义:公正合理而适宜。 看见有所得就考虑是否该得。 表示不妄取于人。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物极必返

    见“物极必反”。【词语物极必返】  成语:物极必返汉语大词典:物极必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