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音

知音

源见“伯牙鼓琴”。比喻知己。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亦特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彼此了解而关系又很亲密的朋友便称为 “知己”,这种知己的朋友便是 “知音”。

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小官吏很会弹琴,曲调典雅动听,但一般人都听不懂曲调的意思,可谓曲高和寡知音少。有次他返乡坐船从汉水经过,是夜月白风清,景致甚好,心情也特别好,于是在船头焚香弹起琴来。当时有个晚归的樵夫叫钟子期,听到俞伯牙的一段曲子后,情不自禁地喝彩道: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又接着弹了一段,钟子期又称赞道: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听出了俞伯牙的琴声之意: 好啊,好啊! 志在高山,意在流水啊!

这时,俞伯牙再也坐不住弹琴了,连忙把钟子期请到船上坐叙,称钟子期为自己的 “知音”。

樵夫钟子期是个隐士,很有才学。后来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后,便 “摔琴谢知音”,不再弹琴了,因为无人懂他的曲调了 ( 无人知音了) 。他们二人相会相谈的地方,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龟山脚下,那里现有 “古琴台”游览胜地。

知己的朋友为 “知音”,缘于上述故事。此事 《列子·汤问》有记载。


【词语知音】   汉语词典:知音

猜你喜欢

  • 束发封帛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氏》:“(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余年乃还,

  • 燕公视草

    《新唐书.张说传》载:张说唐玄宗时历任凤阁舍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丞相等官职,封燕国公。说善为文,尤善起草诏书。朝廷述作,多出其手。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人称“燕 许大手笔”。后以“燕公

  • 贫乏不能存

    存:生存。 意谓穷得活不下去。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凡为官须廉洁自持。贫者士之常。古人谓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

  • 绝代佳人

    绝代:冠绝当代,并世无双。佳人:美女。绝代佳人指姿容出众的美女。汉武帝时,宠幸李夫人。这个李夫人原是歌女,她哥哥李延年通晓音乐,能歌善舞,有一次在为汉武帝表演歌舞时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以

  • 麒麟画

    同“麒麟图画”。唐杜甫《秋野》诗之五:“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词语麒麟画】   汉语大词典:麒麟画

  • 杞虑

    同“杞人忧天”。明李贽《复邓石阳书》:“盖千古绝无之事,千万勿烦杞虑也。”【词语杞虑】   汉语大词典:杞虑

  • 重阳酒

    源见“重九登高”。重九又称重阳。指旧俗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唐郑谷《漂泊》诗:“黄花催促重阳酒,何处登高望二京?”【词语重阳酒】   汉语大词典:重阳酒

  • 平康

    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平康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长安有平康坊,***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 陵谷变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举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小雅.十月之交》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之语,说出了地形的自然变化。后遂用为咏世事或自然变迁之典。唐.崔途《过陶征君隐居》诗

  • 作黍

    源见“杀鸡为黍”。为备家常饭诚意待客之谦称。《聊斋志异.九山王》:“今遣小女辈作黍,幸一垂顾。”【词语作黍】   汉语大词典:作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