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帛

竹帛

竹简和白绢,古代供书写之用。此典指汉景帝颁发诏书,认为汉文帝的功德可以书写竹简和白绢,载入史册。汉景帝(前188——前141年),姓刘名启,是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刘恒于后元七年(前157年)病死,刘启继位,为汉景帝。汉景帝元年(前156年)颁发诏书说:“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关卡桥梁,连边远地区也不例外。他废除诽谤治罪之法律,废除肉刑,赏赐长老,抚恤孤独,养育众生。他节制嗜好,不受贡礼,不谋私利。处治罪人时,不株连其家属,不枉杀无罪之人,他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把绝人后代之事看得很重要。我不聪明,不能全部认识他的德政。这些都是上古的圣王比不上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圣德可比天地,恩惠施加四海,普天之下无不得到他的好处。孝文皇帝像日月一样光明,而祭祀时却没有相称之歌舞,我感到非常不安,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然后祖宗的功德能够载入史册,流传万代,永垂不朽”。后用此典常称载入“史册”。

【出典】:

史记》卷10《孝文本纪》436页:“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指汉文帝废除禁止百姓自由出入关隘法令),不异远方。除诽谤(废除批评治罪),去肉刑(去掉肉体刑罚),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nú奴,妻儿),不诛无罪。除宫刑(残害男子生殖器,破坏妇女生殖机能),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móu谋,相等)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汉景帝参照高祖刘邦《武德》舞所编制一种乐舞,颂扬汉文帝功德)之舞,以明休德(美德)。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yì亦,延及)于万世,永永无穷。”

【例句】:

汉·班固《汉书·苏武传》:“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虽圣明必书功于竹帛,流音于管弦。”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文选·陆机〈长歌行〉》:“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唐·刘知几《思慎赋》:“思擅宠于邦家,誓传名于竹帛。”


【词语竹帛】   汉语词典:竹帛

猜你喜欢

  • 明察秋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谓目光敏锐,观察细致,连最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到。后常用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在劝告齐宣王推行仁政时举例说,如果有人禀告大王,他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

  • 月娥

    同“嫦娥”。唐孟郊《看花》诗之一:“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亦借指月亮。五代牛希济《临江仙》词:“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词语月娥】   汉语大词典:月娥

  • 射兕云梦

    《战国策.楚策一》:“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䍧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战国时,楚

  •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引:延长,伸展。 露水清晨初降,桐树始发新枝。 形容春晨的清新景象。语出《世说新语.赏誉》:“时(王)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宋.李清照《念奴娇.春情》:“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 弹冠振衿

    同“弹冠振衣”。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弹冠振衿,辐辏而出。”见“弹冠振衣”。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

  • 款段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马)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便于在沼泽地行进的短毂车),御款段马(行走迟缓之马

  • 欺李广

    源见“灞陵呵夜”。借指下属欺凌失势的上司。清 丘逢甲《客邸晚怀》诗之二:“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 钵龙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苻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后因以“钵龙”为咏高僧之典。清杨焯《游弁山资福寺呈霞胤师》

  • 张融住屋

    同“张融船”。清董元恺《贺新郎.新构替舟小阁成》词:“蓬舱何用征帆挂,看古来,张融住屋,知章骑马。”

  • 槐棘

    源见“三槐九棘”。喻指三公九卿。亦指三公九卿之位。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皂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南朝 梁任昉《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词语槐棘】   汉语大词典: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