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精卫,神话中的鸟名。精卫填海,比喻按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在山西发鸠山上,有许多桑树。有一种鸟,样子象乌鸦。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叫作精卫,经常鸣叫。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泳,被水淹死,变成了精卫鸟。所以它常从西山上衔来木头石块,填于东海之中。

【出典】: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谈。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

西晋·左思《吴都赋》:“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鳐夜飞而触轮。” 东晋·陶潜《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主谓 精卫鸟衔石子树枝填东海的典故。比喻人不畏困难,矢志不移,坚持不懈。语本《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清·黄垍《短歌行》:“~,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褒义。多用于指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有始无终 虎头蛇尾 浅尝辄止。 也作“精禽填海”。


【典源】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a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in) 于东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今译】 据《山海经》,发鸠之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乌,头有花纹,白嘴红爪,名叫精卫,叫声自己呼自己名。这是炎帝的少女女娃变成的。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幸淹死在海里,魂魄化为精卫,她发誓要将东海填平,天天衔了西山的木石扔到东海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心怀冤愤,立志奋斗、复仇。或反其意,指虽有壮志,但其志难酬。

【典形】 碧海干、沧海鸟、帝女灵、帝子衔冤、含石、魂化精卫、精卫恨、精卫填海、精卫衔木、口衔山石、禽填海、塞海、投石填海、填海、填海精卫、衔木、衔木鸟、衔石、衔土怨、冤禽、精卫衔薪、精卫衔芦、精卫衔石、衔石冤禽、帝女衔石、沉冤鸟口、石填大海、女娃东海、精卫怨、精卫苦、填瀚海、填海心、填沧海、禽海填、衔木石、费木石、帝女填、心平海、化精卫。

【示例】

〔碧海干〕 元·张昱《感事》:“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沧海鸟〕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拟填沧海鸟,敢竞太阳萤。”

〔帝女灵〕 南朝梁·江淹《潘黄门述哀》:“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帝子衔冤〕 宋·王安石《精卫》:“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

〔含石〕 唐·罗隐《子规》:“一种有冤无可报,不如含石叠沧溟。”

〔魂化精卫〕 宋·韩希孟 《书衣帛诗》:“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

〔精卫填海〕 清·叶世佺《谒刘公祠》:“精卫劳填海,娲皇莫补天。”

〔精卫衔木〕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精卫衔木而偿冤,女尸化草而成媚。”

〔口衔山石〕 唐·韩愈《学诸进士作精怀衔石》:“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禽填海〕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塞海〕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

〔投石填海〕 唐·韦应物《难言》:“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

〔填海〕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七:“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填海精卫〕 清·黄景仁《黄山寻益然和尚塔》:“填海有精卫,负陆无巨鳌。”

〔衔木鸟〕 唐·陶翰《送金卿归新罗》:“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衔石〕 南朝梁·刘孝威《公无渡河》:“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

〔衔土怨〕 清·王夫之《寄题先兄祠屋》:“沧海能消衔土怨,沃州不待买山钱。”

〔冤禽〕 清·黄景仁《汪孝廉双节母诗》:“冤禽日衔南山石,深深海水填不得。”


【词语精卫填海】  成语:精卫填海汉语词典:精卫填海

猜你喜欢

  • 斋运百甓

    同“陶侃运甓”。清 翁诰《题金亦陶运甓图》诗:“长沙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 一麾出守

    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唐柳宗元《为刘同州

  • 絮酒炙鸡

    源见“炙鸡渍酒”。指祭品。常用为悼念朋友之词。明方孝孺《与讷斋先生书》:“伏枕呻吟作一文,谨奉去,朔日奠……絮酒炙鸡,恐不蠲洁,不复赍上。”【词语絮酒炙鸡】  成语:絮酒炙鸡汉语大词典:絮酒炙鸡

  • 子犯有言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线,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子犯,是晋公子重耳(晋

  • 一台二妙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卫瓘传》(卷三六):“瓘(guàn)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原指晋时卫瓘和索靖同在尚书台做官,又都善写草书。后以此称同在一处做事又都有

  • 秦树封

    同“秦封大夫”。明高启《病柏联句》:“敢要秦树封,孰效禹梅锁?”

  • 江夏无双

    同“江夏黄童”。宋苏轼《用和人求笔迹韵寄莘老》:“江夏无双应未去,恨无文字相娱嬉。”

  • 白头搔更短

    搔:抓挠。人在心绪烦乱时每用手搔头。 意谓白发稀疏,越搔越短。语出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刘师培《左盦外集.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又唐人之诗有所谓‘白头搔更短’者,此出语之

  • 夏日可畏

    源见“赵日”。形容严酷难当。北周庾信《小园赋》:“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主谓 夏天太阳炎热使人害怕。比喻作风严峻,使人畏惧。语本《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敦贤?’对曰:

  • 东阁贤

    源见“东阁招贤”。喻称受赏识的贤才。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