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陶潜柳”。指晋陶潜。唐孟郊《过彭泽》诗:“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词语种柳人】 汉语大词典:种柳人
同“长门买赋”。唐虞世南《怨歌行》:“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
源见“禹鼎”。指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而象百物,使民能识别妖魔鬼怪等害人之物而懂得美恶。唐韩愈《谢自然诗》:“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
同“闻鸡起舞”。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同“祖生击楫”。清刘献廷《题宝相寺东壁》诗:“渡江思祖楫,卜宅忆陶篱。”
亦作“口似悬河”、“口如悬河”。比喻能言善,讲话滔滔不绝。后也含华而不实,夸夸其谈之意。典出晋郭象事迹。郭象(?-312年),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著名哲学家,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
同“千头木奴”。元 赵孟?《次韵庞夷简礼部》:“玉友一尊为老伴,木奴千树当侯封。”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忧:忧患。季子所忧患的不是外部,而
源见“椎布”。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明 吴从先《金小品传》:“淡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约以示无求。”王闿运《蔡夫人墓志铭》:“姜生游学,妇织姑炊,割彼私娈,坐驶芳时,椎髻谐隐。”【词语
源见“丰城剑气”。比喻慧眼能识埋没草野的人才。唐孟郊《赠李观》诗:“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