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熊安生传》:“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木底有齿的鞋叫屐)。州将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识比三公。”北齐的宗道晖,喜欢戴高翅帽,穿大木屐。每当州将来到时,他就穿戴这样的鞋帽进见,
同“女娲补天”。元宋无《古砚歌》:“神娲踏云补天去,遗下一团苍黑天。”
源见“新亭对泣”。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清 陈宝琛《次韵答樊山布政元日瞻园吟集见赠》:“山丘华物空思旧,风景新亭且说诗。”
源见“三已无愠色”。形容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宋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源见“食无肝”。谓愧对当地官员和百姓。清孙枝蔚《戴公雪岁暮归自金陵去家五十里念予穷途不忍别去中心感之有赠》诗之一:“干求已是惭安邑,敢误良朋念薜萝。”
矟,长矛,即槊。《释名、释兵》说:“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黑矟,黑色长矛。北魏将军于栗磾绰号黑矟公,后就用作大将的代称。于栗碑,字不载,代(今山西大同县)人,武艺超群,飞身马上能左右驰射。连仕北
从自身的真情实感出发,而落脚到礼义教化上。 强调作文须有教育目的,不能只抒发一己的感情。语出《文选.卜商〈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晋.挚虞《文
同“戈回日”。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诗:“风云卷阵戈挥日,烟焰腾霄炮震雷。”
篑( ㄎㄨㄟˋ kuì ):盛土的竹器。障:阻塞。 用一筐泥土去堵塞长江大河。 比喻不自量力,无济于事。语出《汉书.何武等传.赞》:“(何)武(王)嘉区区以一篑障江河,用没其身。”宋.高登《上渊
见“尸鸠之平”。《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也。”【词语尸鸠之仁】 成语:尸鸠之仁汉语大词典:尸鸠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