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唾壶击缺”。形容志不获展,慷慨悲歌。清黄遵宪《仰天》诗:“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
同“南风”。宋黄庭坚《元师自荣州来复用旧所赋此君轩诗韵赠之》:“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比喻言论或行动不合时宜,不切实用,或比喻无用之物。汉代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祜之有乎?”或作“冬箑夏裘”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附《朱穆传》:“初举孝廉。”唐.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穆少有英才,学明《五经》。性矜严疾恶,不交非类。年二十为郡督邮。”后汉朱穆,年少有英才,举孝廉,二十岁时任
同“黄雀环”。唐沈佺期《黄鹤》诗:“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源见“曲高和寡”。指大众化的低俗的作品,多用为谦词。《平山冷燕》十七回:“张寅道:‘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闾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亦用称民歌俗曲。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徽
同“缑山鹤”。清 丘逢甲《题易实甫所藏张梦晋岁寒三友图》诗:“古梦唤回缑岭鹤,仙身呼证洞庭龙。”【词语缑岭鹤】 汉语大词典:缑岭鹤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蝼蚁之穴虽小,一旦忽视,不加堵漏,洪水袭来,将导致千丈之堤崩溃;烟囱的缝隙虽微,倘若轻觑,不加弥补,烟火奔突将造成百尺之室焚毁。这
同“凌烟画像”。唐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汉廷剑履,名臣之礼秩皆优;烟阁丹青,上将之风棱如在。”
参见:淡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