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荀勖音律

荀勖音律

晋书.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晋书.乐上》:“(勖)又作新律笛十二枚,以调律吕,正雅乐。正会殿庭作之,自谓宫商和谐,然论者犹谓勖暗解。时阮咸妙达八音,论者谓之神解。咸常心讥勖新律声高,以为高近哀思,不合中和。每公会乐作,勖意咸谓之不调,以为异已,乃出咸为始平相。后有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勖以校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短校一米;于是伏咸之妙,复征咸归。”《世说新语.术解》事叙较简。

晋人荀勖善知音律,新制律笛十二枚,以正雅乐。阮咸听后,指出他定的音调偏高,带有悲伤色彩,不和于中和之质。荀勖认为阮咸故意挑剔,便借机把他调到外地去做官。后有一老农耕田时得到一把周代的玉尺。荀勖用它衡量自己的律笛时,发现比周律的标准稍短一些,这就表明他自己所制定的音调,果然如阮咸所指出的那样,都稍高于古乐。阮咸凭自己的直观听觉,竟能辨别出发声高低的微小差异,终使荀勖叹服。后因用为精通音律的典故。

唐.李瀚《蒙求》:“凿齿尺牍(《晋书.习凿齿传》:“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荀勖音律。”

清.吴伟业《楚两生行》诗:“一丝萦曳珠盘转,半黍分明玉尺量。”


猜你喜欢

  • 泣藏弓

    源见“烹狗藏弓”。表示对功臣被弃或被杀的哀痛和悲愤。明吴廷翰《过汉高皇庙》诗:“可惜四方思猛士,有人千古泣藏弓。”

  • 舌尚在

    指张仪未显时,被疑为盗挨打,回家问妻子,只要“舌尚在”,就足有将来游说诸侯的机遇。后以此典比喻有才识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壮志消沉。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服

  • 子虚亡是

    同“子虚乌有”。清黄景仁《金缕曲.观剧时演林冲夜奔》词:“姑妄言之矣,又何论、衣冠优孟,子虚亡是。”

  • 刘生任侠

    《乐府诗集.刘生》:“《乐府题解》曰:‘刘生不知何代人,齐梁已来为《刘生》辞者,皆称其任侠豪放,周游五陵三秦之地。或云抱剑专征,为符节官,所未详也。’按《古今乐录》曰:‘梁鼓角横吹曲,有《东平刘生歌》

  • 五石惠生瓢

    同“魏王瓠”。明吴应箕《除日》诗之一:“岂有千金咸市字,犹馀五石惠生瓢。”

  • 山阳思旧

    同“山阳笛”。清宋琬《己酉正月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之二:“山阳思旧泪,哀笛不胜愁。”

  • 首丘依风

    源见“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喻怀念故乡。明归有光《娄曲新居记》:“余读其辞,盖有隐居之致,而有感于昔之人发愤伉志,争功名于万里之外,乃至白头顾念,忽有首丘依风之感。”【词语首丘依风】  成语:首丘

  • 景星明

    谓吉祥的征兆。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 “(内问介)请问那几种祥瑞? (屈指介) 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件件俱全,岂不可贺! ”●《史记·天官书》: “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

  • 过车三步

    同“车过腹痛”。清赵翼《哭杭廷宣之讣》诗:“过车三步他年痛,许剑千金旧日情。”

  • 长安日

    源见“日近长安远”。喻圣君或帝都。唐杜甫《建都十二韵》:“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宋苏轼《次韵送程六表弟》:“凭君寄谢江南叟,念我空见长安日。”【词语长安日】   汉语大词典:长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