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兔者犬,指踪者人
获取野兔的是猎狗,而指示野兔踪迹的是猎人。 意谓后者的贡献大于前者。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宋.田锡《论举武勇才器奏》:“若求骑射之艺,勇猛之人,兵法中自有选求之法,便求得人,但要有智谋者指使之而已,所谓获兔者犬,指踪者人也。”
获取野兔的是猎狗,而指示野兔踪迹的是猎人。 意谓后者的贡献大于前者。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宋.田锡《论举武勇才器奏》:“若求骑射之艺,勇猛之人,兵法中自有选求之法,便求得人,但要有智谋者指使之而已,所谓获兔者犬,指踪者人也。”
同“鲲鹏”。南朝 齐顾欢《临终诗》:“鹏鹍适大海,蜩鸠之桑柘。”【词语鹏鹍】 汉语大词典:鹏鹍
同“随唱”。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兹闻倡随相得,笔耕针耨,称嘉耦焉。”【词语倡随】 汉语大词典:倡随
同“对影三人”。宋史浩《念奴娇.中秋》词:“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清俞正燮《癸
《史记.贾谊传》引《吊屈原赋》:“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汉.桑弘羊《盐铁论.殊路》:“今仲由、冉求无檀、柘之材,隋、和之璞,而强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砺铅刀,饰嫫母,画土人也。”
古代剥削阶级妇女出嫁时,随女主人陪嫁的男仆。《史记.秦始皇本纪》:“晋献公灭虞……虏百里傒,以为秦缪公夫人媵( ㄧㄥ ying 应)于秦。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乃使人谓楚曰:‘吾滕
同“季札聆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故知季札观辞,不直听声而已。”
同“游刃有馀”。清 陈宝琛《丹青叠韵见赠再次韵答之》:“公孙绳武佐旧治,游刃一割恢恢胜。”
无田( ㄉㄧㄢˋ diàn ):勿佃,小要耕种。田,通“佃”,耕作。甫田:大田。古时指领主所有的土地。维:助词。莠( ㄧㄡˇ yǒu ):害苗的野草。骄骄:草盛的样子。 不要耕种大田,任凭野草长
殊俗:指不同风俗地区。 残余的威势还能使远近地区震慑。 表示声威赫赫无比。语出汉.贾谊《过秦论.上》:“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隋书.杨玄感传.论》:“高祖内绥外御,日不暇给。服猾夏之虏,扫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