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藉寇兵而赍盗粮

藉寇兵而赍盗粮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也作“借盗兵,赍盗粮”或简称为“借寇赍盗”。

李斯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他拜为秦客卿之后,适逢韩人郑国来作间谍,被秦发觉。秦宗室大臣认为诸侯国来秦的人,都是为本国利益,而有害于秦国的,故向秦王提出“逐客”。李斯认为这种狭隘的观点严重妨害了广罗人才、致国富强之道。因此他向秦始皇上书,历叙客之有功于秦,力陈逐客的失误。秦王于是废除逐客令,并使李斯官复原职。

所谓“藉寇兵赍盗粮”,是指将兵器借给敌寇,将粮食赠给盗贼。后因用为助敌害己之典。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寇兵,赍盗粮者也。”

清.林则徐《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其中近年所买夷炮,约居三分之一,尽以借寇赍盗,深堪愤恨。”


猜你喜欢

  • 王阳金

    《汉书.王吉传》:“自吉(王子阳)至崇……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无金银锦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不畜积余财。去位家居,亦布衣蔬食。天下服其廉而怪其奢,故俗传‘王阳能作黄金’。”颜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后汉书.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意谓日月天天行经天空,江河日日流经大地。用以形容光明磊落或历久不衰,永恒不变。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刘向《说苑》、

  • 樱笋厨

    唐.李淖《秦中岁时记》:“长安四月十五日,自堂厨至百司厨,通谓之樱笋厨。(见宋.曾慥《类说》卷六)唐朝时候,长安春夏之交樱桃和竹笋上市时,称为“樱笋时”,例如唐.郑谷《自贻》诗:“恨抛水国钓蓑雨,贫过

  • 霸上戏

    源见“细柳营”。借指做事轻率马虎。南朝 梁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岂如霸上戏,羞取路旁观。”【词语霸上戏】   汉语大词典:霸上戏

  • 风生苹叶

    《文选》卷十三战国楚.宋玉《风赋》:“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战国楚辞赋家宋玉,在《风赋》中描写风乍生之时“起于青苹之末”。后用为咏风之

  • 玉弩

    秦野有枉矢星,形如弩,其星西流,则天比见之而惊呼。后称流星为“玉弩”。《尚书.帝命验》:“玉弩惊天下。”【词语玉弩】   汉语大词典:玉弩

  • 五石惠生瓢

    同“魏王瓠”。明吴应箕《除日》诗之一:“岂有千金咸市字,犹馀五石惠生瓢。”

  • 发号施令

    《尚书.冏( ㄐㄩㄥˇ jiǒng 炯)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贼:善。意谓发布命令,使民共晓。并列 发布指示、命令。语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 火焚玉石

    源见“玉石俱焚”。比喻兵火浩劫。清沈起凤《谐铎.恶钱》:“但杀人夺货,终至灭亡。一旦火焚玉石,卿将何以处我?”

  • 千顷陂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闳,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