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蚌鹬相持

蚌鹬相持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宋秦观《边防中》:“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擅事,蚌鹬相持。”


主谓 比喻双方相斗,都没有得益,只能使第三者得利。语本《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宋·秦观《边防中》:“天方厌羌,内难屡起,权臣事,~。”△多用于斗争方面。→鹬蚌相争


【词语蚌鹬相持】  成语:蚌鹬相持汉语词典:蚌鹬相持

猜你喜欢

  • 庖三韭

    源见“庾郎鲑菜”。形容粗茶淡饭,生活清苦。元方回《喜刘元辉再至用前韵》之二:“未厌庖三韭,终难和八梅。”

  • 子云

    《汉书.扬雄传上》:“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诏雄待诏承明之庭。”子云,是汉代辞赋家、经学大师、古文字学家扬雄的字。后因用为咏文士之典。因其命运不济,不得迁升,

  • 二顷谋

    源见“苏秦六印”。谓农隐之计。元吴存《沁园春.舟中九日次韵》词:“薄酒胜茶,晚餐当肉,六印何如二顷谋。”

  • 辽东田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字幼安,长八尺,美须眉。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文选》卷三〇唐.李善注引晋.皇甫谧《高

  • 雉驯

    同“驯雉”。明海瑞《知县参评》:“履中牟之境而见雉驯之休,则知鲁恭之政矣。”【词语雉驯】   汉语大词典:雉驯

  • 祸近池鱼

    同“祸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见“殃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词语祸近池鱼】  成语:祸近池鱼汉语大词典:祸近池鱼

  • 肉腰刀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林甫妬贤嫉能,不协群议。每奏御之际,多所陷人。众谓林甫为‘肉腰刀’。”后世因以“肉腰刀”称诬陷忠良的奸臣。偏正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比喻使用阴谋诡计害人。五代后周·王仁裕

  • 婕妤悲色

    源见“班姬咏扇”。喻哀怨悲愁的表情。唐李廷璧《愁诗》:“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 东郭胫

    源见“东郭履”。指寒士雪中行走。清归庄《冬至后五日访徐昭法》诗:“不须鞭策灞桥驴,哪怕冻僵东郭胫。”

  • 肉屏

    同“肉阵”。明陶宗仪《辍耕录.续演雅发挥》:“‘两驼侍雪立,终日饥不起。一觉沙日黄,肉屏那足拟’者,沙漠雪盛,命两驼趺其旁,终夜不动,用断梗架片毡其上,而寝处于下,暖胜肉屏。”【词语肉屏】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