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蜀王镜

蜀王镜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无几,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

传说蜀王妃子是山精所化,她故世后,蜀王以石镜为送葬之物。后遂用为送葬物之典。

唐.杜甫《石镜》诗:“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猜你喜欢

  • 从心

    同“从心所欲”。唐戴孚《广异记.丁约》:“及从心之岁,毛发皆鹤。”宋苏舜钦《杜公求退第一表》:“实已年近从心,体素多病,自忝魁任,于今累年。”【词语从心】   汉语大词典:从心

  • 偃禾起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琴操》:“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继承)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叔)、蔡(叔)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

  • 俯仰无愧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后因以“俯仰无愧”谓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宋陈亮《与周立义参政书》:“持身端方,俯仰无愧。”主谓 对天、对人都没有惭愧之处。表示处事公道正

  • 伎同南郭

    源见“滥竽充数”。谓缺乏真实才技。多为谦词。明高启《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伎同南郭知应滥,俸比东方愧已多。”

  • 翟子之悲

    源见“墨子悲染丝”。慨叹为世俗所染难以自拔。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

  • 岩石

    源见“具瞻”。喻重臣。宋曾巩《与北京韩侍中启》:“自避远于烦机,久淹回于外服,宜从岩石之望,趣正衮衣之归。”宋苏舜钦《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诗:“大议摇岩石,危言犯采旒。苍黄出京府,憔悴谪南州。”【词语

  • 嶰谷竹

    源见“伶伦凤律”。指能制乐器的良竹。喻指人才。宋苏轼《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譬彼嶰谷竹,剪裁待伶伦。”

  • 邑犬群吠

    邑:小城市。小色犬多,聚在一起吠叫,比喻小人群聚毁谤贤智之士。战国楚屈原《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俊疑杰兮,固庸态也。”主谓 邑犬,村镇中的狗。比喻一群小人诽谤贤人智士。《楚辞·九章·怀沙》

  • 墟拘

    源见“井蛙”。谓孤居一隅,见闻不广。清赵翼《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始知天地大,到处有开辟。域中多墟拘,儒外有物格。”【词语墟拘】   汉语大词典:墟拘

  • 北海大儿

    源见“目无馀子”。称扬有才学的人。明袁宏道《戏赠死心和尚》诗:“但知北海是大儿,谁知南宗印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