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争持
同“蜗角斗争”。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一二五回:“民国以来,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
同“蜗角斗争”。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一二五回:“民国以来,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失去珍爱的儿女。唐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诗:“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同“蓼莪废讲”。宋苏轼《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见:见解。英雄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多用来表示双方意见、想法等相同。庞统(事迹见前“负重致远”条)初为吴将周瑜功曹,后投刘备,深得信用。一次二人饮酒,刘备问道:“当初你为周瑜功曹时,我曾到东吴,听说周瑜
《易.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说,通“脱”。陆德明释文:“辐,本亦作輹,音服。马云:车下缚也。”按,即缚住车轴之绳,脱落则车不能行驶。故以“脱輹”喻夫妻不和,失其结合之纽带。后并作夫妻离异
孤单清寒的家庭。《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庶:徐庶。【词语单家】 汉语大词典:单家
《易乾凿度》(按:《乾坤凿度》为《易纬》八种之一,分“乾凿度”和“坤凿度”二卷):“圣人受命,瑞应先见于河,河水先清,清变白,白变赤,赤变黑,黑变黄。各三日。”黄河水平日浑浊,难见有水清之日。古人以黄
源见“未能免俗”。借指聚族而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乾隆己卯北榜,任邱 边氏同宗获隽者六人……按:边氏聚族河间,已数百载。阮宗南北,裴眷东西,其行辈几不可复辨。”【词语阮宗】 汉语大词典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后因以“诵弦”指诵读诗歌。宋范成大《范村午坐》诗:
《宋书.陶潜传》载:陶潜晚年归隐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清赵翼《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嬴 博空题墓,归到柴桑孰舁舆?”亦借指陶潜。唐
谓准备利器,待时而动。《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摩厉:亦作“磨砺”,磨刀使之锐利。须:等待。连动 摩厉,把刀磨快。须,等待。把刀磨快了等待着(机会)。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