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被坚执锐

被坚执锐

被(pī批):通“披”。坚:指铠甲。锐:指锐利的武器。此典指宋义对项羽说:披铠甲、执武器,我宋义不如您。宋义,原楚国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参加秦末农民起义为将领,初属项梁。见项梁骄傲轻敌,曾予婉言规劝,项梁不听,派他使齐。秦、楚两军会战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前,宋义曾预言项梁军必败。后果败。项梁战死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解救赵王巨鹿(今河北平乡北)之围,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宋义逗留46日不进,项羽建议迅速进军,内外夹击秦军,必然取胜。宋义要先让秦、赵相斗,筋疲力尽,然后楚军出击,打败秦军。宋义自以为得计地对项羽说:“那个披铠甲、拿武器作战,我宋义不如您项羽;但是坐着运算筹画计策,您项羽不如我宋义。”后以此典比喻全副武装、投入战斗。此典又作“披坚执锐”。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5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例句】:

唐·李延寿《北史·裴宽列传》:“帝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唐·刘禹锡《请赴行营表》:“臣再授兵符,夙参军幕。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83回:“其余诸将,或从讨逆将军,或从当今大王,皆披坚执锐,出生入死之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男生子》:“杨妻夙智勇……归则传齐诸将,披坚执锐,以待消息。” 郭沫若《读了“记殷周殉人之史实”》:“奴隶社会里面,工、农、兵是没有十分分工的,耕田时是农,服役时是工,有事时被坚执锐便是兵。”


并列 被,通“披”。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精锐的武器。身披坚固的甲胄,手持锐利的武器。语出《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宋·王《燕翼诒谋录》卷4:“政和乃悉易以大夫、郎之称,此岂~驰骤弓马者之所宜称乎?”※被,不读作bèi。△多用于指上战场。→披甲执兵 ↔手无寸铁。 也作“被甲执锐”、“披坚执锐”。


【词语被坚执锐】  成语:被坚执锐汉语词典:被坚执锐

猜你喜欢

  • 云中太守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名将魏尚任云中太守,威名远扬,只因“上功首虏差六级”,汉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为此直谏,文帝醒悟,“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后以“云中太守”泛指忠心耿耿的

  • 西华葛帔

    《文选》卷五十五梁.刘峻《广绝交论》唐.李善注引北周.刘璠《梁典》曰:“刘峻见任昉诸子西华兄弟等,流离不能自振,生平旧交,莫有收恤,西华冬月著葛布帔、練裙,路逢峻,峻泫然矜之,乃广朱公叔《绝交论》。到

  • 刻烛分笺

    同“刻烛催诗”。清顾彩《〈桃花扇〉序》:“一时刻烛分笺,叠鼓竞吹,觉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联诗。”

  • 主诺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主诺,即主画诺之省称。画诺,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东汉汝南太守

  • 雕虫

    源见“雕虫篆刻”。比喻从事微不足道的小技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四三回

  • 独笑

    《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也。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谯周喜爱读古书,家中生活贫困,但他从不过问,只顾埋首读书,有

  • 瓦解土崩

    比喻彻底崩溃。《汉书·邹阳传》:“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 参见:○土崩瓦解并列 解,离散。崩,崩塌。像瓦破裂,像土崩塌一样。比喻彻底崩溃,无法收拾。语出

  • 棘槐

    同“槐棘”。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以上十二公,皆以阁臣降斥,改授他官,或踬而再起,或一蹶不复,未有以服阕予告、重厕棘槐者。”【词语棘槐】   汉语大词典:棘槐

  • 王会篇

    《汲冢周书》中有《王会篇》。《旧唐书.南蛮传》:“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王会篇》所记述的是边远地方少数民族各国使臣向周王朝输诚朝拜的盛况。

  • 月里姮娥

    源见“嫦娥奔月”。指月宫中的仙女,也比喻美女。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三折:“似湘陵妃子斜偎舜庙朱扉,如月里姮娥微现蟾宫玉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