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走马章台

走马章台

章台:汉朝首都长安章台下街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处理政务很有谋略,颇得朝廷赏识。但张敞平时为人随便,不摆高官的架子。上朝回来,他常从热闹的章台街经过,让御吏赶马,自己用扇子遮面拍马前行。后以此典咏京都繁华之处,也用以指娼楼妓馆或游乐场所。

【出典】:

汉书》卷76《张敞传》3222页:“(张)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不学王阳平生铸金之术,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南朝陈·顾野王《长安道》:“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唐·刘禹锡《再伤庞严》:“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唐·李商隐《柳》:“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唐·罗虬《比红儿诗》之71:“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宋·钱惟演《公子》:“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林鞯。” 宋·姜夔《探春慢》:“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宋·彭元逊《玉女迎春慢》:“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 宋·柴元彪《蝶恋花·己卯菊节得家书,欲归未得》:“去年走马章台路,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折:“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 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 明·陈子龙《春游》之四:“已移卓女当垆后,便逐张郎走马归。” 清·吴伟业《咏柳》:“走马章台酒半醒,远山眉黛自青青。”


述补 章台,汉代长安章台下街名,多妓馆。涉足欢乐场,追欢买笑。语出《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元·马致远《青衫之目》1折:“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贬义。多用于描写享乐生活方面。也作“走章台”。


【词语走马章台】  成语:走马章台汉语词典:走马章台

猜你喜欢

  • 磨刀霍霍

    《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霍霍,磨刀声。今多用以指敌人加紧活动,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柯岩《我的爷爷》诗之二:“这哪里是什么学习啊?这是磨刀霍霍要杀人。”亦指武装起来。郭小川《在大

  • 齐后

    同“齐蝉”。清孙奕《履斋示儿编.人物异命》:“蝉曰齐后。”【词语齐后】   汉语大词典:齐后

  • 舞雩

    源见“春服舞雩”。指乐道遂志、高雅闲适的情趣。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白雪》调歌响,清风乐舞雩。”【词语舞雩】   汉语大词典:舞雩

  • 衣锦归

    也作“锦旋”、“锦还”、“衣锦还乡”。穿着锦服回家。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南朝齐时任尚书郎、大司马中兵参军、建武将军、魏兴太守等职。梁高祖即位,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

  • 脱剑

    源见“季札挂剑”。悼念亡友。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诗之二:“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词语脱剑】   汉语大词典:脱剑

  • 秋风辞

    汉武帝所作的乐府诗篇名。《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汉武故事》曰:‘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饮宴,帝欢甚,乃自作《秋风辞》。’”辞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

  • 衣裳盟会

    同“衣裳之会”。南朝 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见“衣裳之会”。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 补史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东汉

  • 及肩

    同“及肩墙”。晋孙绰《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及肩而已。”【词语及肩】   汉语大词典:及肩

  • 撒瑟

    古代士人,遇父母有疾,撤琴瑟,以示孝意。《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斋,养者皆斋,撤琴瑟。”后则常以“撤瑟”指死亡。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但感君情,敬报撤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