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过河拆桥

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即将刚刚帮助过自己的事物或人抛弃掉。许有壬(1287-1364年),元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字可用。自幼颖悟,善笔札,工辞章。先为儒学教官,仁宗朝登进士第。历任同知辽州事、吏部主事、监察御史、奎章阁学士院侍书学士等。顺帝初,升中书省参知政事。权相伯颜与色目平章彻里帖木儿挟私憾奏请皇帝批准欲废罢科举。诏书已写好,只待加盖御玺,即要颁布。许有壬与伯颜、彻里帖木儿争辩,竭力反驳进士多赃败,不可任用,妨碍选法等废科举之藉口。伯颜、彻里贴木儿先以讽台臣劾宰相之罪名恫吓,又以事已议定,温言劝慰其停止争论。第二天,在崇天门正式举行废罢科举诏书宣布仪式,彻里帖木儿特意安排许有壬位于听诏朝臣的班序之首,以折愧羞辱他。许有壬害怕大祸临头,不得不遵从。宣诏仪式结束,治节侍御史普化与许有壬开玩笑道:“参政公真是过河拆桥的人啊!”意思是说,许有壬本人以科举进入仕途,位居宰执后却废罢了科举。对这次挫折和士大夫的讥笑、怨恨,许有壬感到是奇耻大辱。于是,杜门称病,不再去中书省过问政事了。

【出典】:

元史》卷142《彻里帖木儿传》:3404、3405页:“至元元年,拜中书平章政事。首议罢科举……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翌日,崇天门宣诏,特令有壬为班首以折辱之。有壬惧及祸,勉从之。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有壬以为大耻,遂移疾不出。”

【例句】: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舟,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连动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给抛开。《元史·彻里帖木儿传》:“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者矣’。”△贬义。用于描写恩怨。→过河抽板 卸磨杀驴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得鱼忘筌 ↔感恩图报 没齿不忘饮水思源 绨袍恋恋 知恩报恩。也作“过桥拆桥”、“过桥抽板”。


解释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儿传》:“治书侍御史普化诮有壬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许有壬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皇帝元惠宗任命彻里帖木儿担任中书平章政事(相当于副丞相),刚刚上任的彻里帖木儿马上提议停止科举考试。许有壬在停止科举考试的诏书写好但还没有加盖皇帝玉玺的时候入朝争辩,和太师伯颜据理力争,认为如果停止了科举考试,天下的人才就会不满、怨望。

伯颜说:“举子们大多因贪赃而失败,同时还常常作出假冒蒙古人、色目人的事情。”许有壬说:“举子们不能说没有过错,但比起那些不读书而得官的人过错要很少。”伯颜又说:“举子中可以任用的只有你一人罢了。现在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实在是妨碍选拔官员的方法。”许有壬回答说:“除了我之外,许多举子都可委以重任,许多人的文章、才能都无人能比。通过科举的办法选取人才,比保举等其他方法强多了,而且选取的只是精良的少数,并不会对官员选拔构成障碍。如果真的废除科举,势必堵塞选贤任能之路。”

伯颜最终被说服,内心同意许有壬的话,但因停止科举的提议已经决定,不能中途停止。许有壬非常愤慨,对伯颜以及在座的彻里帖木儿说了许多牢骚话。第二天,正式宣读诏书时,彻里帖木儿特地命令许有壬站在最前面听命,以羞辱和折服他。许有壬担心遭祸,只得勉强服从。不明就里的同僚普化于是讥讽许有壬说:“你可真称得上是过河拆桥的人啊。”后来彻里帖木儿受到皇帝和太师伯颜的厌恶,被贬出京城,死在了外地的任所。

例句

他不能在赚钱之后就过河拆桥,损害合作者的利益啊!


【词语过河拆桥】  成语:过河拆桥汉语词典:过河拆桥

猜你喜欢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见“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词语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汉语大词典: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泣珠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旧本题东汉.郭宪《洞冥记》卷二也记载说:味勒国在日南,其

  • 鼎图

    《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后因以“鼎图”指国家的重要器物。《梁书.袁昂传》:“当其时也,负鼎图者日至,执玉帛者相望。”【词语鼎图】   汉语大词典:鼎图

  • 不俟终日

    见〔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词语不俟终日】  成语:不俟终日

  • 文鸯勇力

    《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又,《诸葛诞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曰:“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

  • 唳鹤

    源见“风声鹤唳”。指鹤的鸣叫。形容惊慌疑惧,神经紧张。清张景祁《秋霁.基隆秋感》词:“乍闻唳鹤,健儿罢唱从军乐。”

  • 肤如凝脂

    皮肤像凝结的脂膏一样。 形容皮肤白嫩。语出《诗,卫风.硕人》:“领如蝤蛴,肤如凝脂。”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八引《?梅花文》:“形若槁木,稜稜山泽之臞;肤如凝脂,凛凛雪霜之操。”《老残游记续集

  • 陶猗术

    源见“陶白之资”。指经商。明李东阳《退庵处士赵公墓志铭》:“甫弱冠辄共任家政,远涉湖海,为陶 猗术……家日裕。”清昭梿《啸亭续录.王功伟》:“自以为善陶 猗之术,屡开市店。”【词语陶猗术】   汉语大

  • 待月西厢下

    厢:厢房。正房两边的房子。 在西边的厢房外边等待皓月初升。 常用作与情人幽会之辞。语出唐.崔莺莺《答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宋.贺铸《踏莎行.晕眉山》:“殢酒伤

  • 叔夜琴

    源见“广陵散”。指优美的音乐。亦喻优美的莺鸣声。五代齐己《早莺》诗:“羽林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