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逾垣与闭门

逾垣与闭门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丑(齐人,孟子的学生)问曰:‘不见诸侯,何义?’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魏文侯时人)逾垣而辟之,泄柳(鲁缪公时人)闭门而不内(纳,不内是不让进去),是皆已甚;迫(求见心切),斯可以见矣。……”事又见晋.皇甫谧《高士传.段干木》。

这段话的意思是:公孙丑问孟子说,君子人不肯去见诸侯,这是什么道理?孟子说,古时的人,如果不曾做过这国的臣子,就不肯去见这国的国君。段干木没有做过魏文侯的臣子,文侯去访他,所以跳墙逃避。泄柳也不曾做鲁缪公的臣子,缪公去见他,就闭门不让进去。这二人做得有点太过分了,依我看,假如国君是迫切求见,就是可以见面的。

后以“干木逾垣”、“泄柳闭门”的故事常用为不图仕宦,自甘隐居过清淡生活的典故。

《醒世恒言》卷三十二:“已效郗生入幕,何当干木逾垣。”


猜你喜欢

  • 西施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西施或称先施,别名夷光,亦称西子。姓施,春秋末年越国 苎罗(今浙江 诸暨南)人。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吴王夫差。吴王甚为宠爱,为之造馆娃宫,与之朝夕游乐,荒废国事

  • 王母

    同“西王母”。汉张衡《思玄赋》:“聘王母於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咱两个奉王母仙旨,将这仙桃来献桃源洞二仙子。”【词语王母】   汉语大词典:王母

  • 一丸五色

    三国 魏曹丕《游仙诗》:“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后因以“一丸五色”指仙药。唐

  • 坠甑

    同“堕甑”。宋苏轼《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我已无可言,坠甑难追悔。”【词语坠甑】   汉语大词典:坠甑

  • 探环

    源见“羊祜识金环”。迷信谓能识前生旧物。元郑廷玉《楚昭公》三折:“母亲一命丧波澜,儿便投江也不难。地下相逢说前事,知他何日更探环。”【词语探环】   汉语大词典:探环

  • 连璧

    《庄子.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连璧”又称“双璧”,“两璧相连”,常用以比喻并美的两人或两物。《晋书.

  • 郗氏文奴

    《晋书.刘惔传》:“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也。……性简贵,与王羲之雅相友善。郗愔有伧奴善知文章(伧,粗野,鄙俗),羲之爱之,每称奴于恢。惔曰:‘何如方回(郗愔字方回)?’羲之曰:‘小人耳,何比郗公!’惔

  • 槐鼎

    源见“三槐九棘”。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鼎,国之重器,有三足。《后汉书.方术传序》:“故王梁、孙咸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南齐书.褚渊传》:“裂邑万户,登爵槐鼎。”【词语槐鼎】   

  • 跨凤鸾

    源见“乘鸾”。指仙女或美女。清李渔《凰求凤.避色》:“要风流,除非是跨凤鸾,不将身作雄狐。”

  • 八翼梦

    参见:梦生八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