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郑玄笺:“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脊令,也写作“鹡鸰”。后因以“鹡鸰在原”为兄弟友爱之典。
同“一壶中”。元许有壬《琳宫词次安南王韵》:“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
唐韩愈《寄卢仝诗》:“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以“长须赤脚”指代奴婢。宋刘克庄《摸鱼儿.用实之韵》词:“筛样饼,瓷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并列 长须,指奴仆。赤脚,指婢女。泛指奴婢。语本唐
彘(zhì智)肩:猪腿。此典指樊哙在项羽所设鸿门宴上喝酒吃生猪腿,用豪言壮语不怕死之无畏气慨,震慑了项羽,使他们谋害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刘邦逃回汉营。后以此典比喻言行豪壮、勇敢无畏的英雄义士之壮举。樊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择善而取。明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谐之言无方。”主谓 壅,
同“凤女台”。唐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同“阿房宫”。明 许时泉《武陵春》词:“试论他任刑名渭川流赤,穷土木阿殿飞翚。”【词语阿殿】 汉语大词典:阿殿
《后汉书.方术传.蓟子训传》:“蓟子训者,不知所由来也。建安中,客在济阳宛句。有神异之道。尝抱邻家婴儿,故失手堕地而死,其父母……遂埋葬之。后月余,子训乃抱儿归焉。……于是子训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
初生的茅草,柔而白,比喻女子的手。《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词语柔荑】 汉语大词典:柔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