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故事
源见“金谷酒数”。指按金谷诗会负者罚酒三杯的旧例。明 吾丘瑞《运甓记.手板击凤》:“当如金谷故事,刻烛赋诗,违者依律奉罚。”
源见“金谷酒数”。指按金谷诗会负者罚酒三杯的旧例。明 吾丘瑞《运甓记.手板击凤》:“当如金谷故事,刻烛赋诗,违者依律奉罚。”
源见“披裘负薪”。借指隐士衣着。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源见“掩鼻计”。谓因妒忌而毁谤。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
虽然很小的玉,上面也必有不纯的斑纹,比喻事物难于尽善尽美。《吕氏春秋.举难》:“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瓋( ㄓㄜˊ zhé 摘):瑕疵。其他 一寸小的一块玉也有不纯的斑点。比喻凡事都不
同“竹马交迎”。宋苏轼《次前韵再送周正孺》:“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源见“衣绣夜行”。穿锦绣衣裳。谓居高官,地位显赫。《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清吴伟业《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锦城人起故乡
源见“王恭鹤氅”。形容姿仪如神仙。宋苏轼《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竹阁见忆》:“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同“剑埋丰城”。明 吾丘瑞《运甓记.辞亲赴任》:“小生席珍待聘,藏器须时,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伏盐车。”
同“五柳先生”。宋王安石《五柳》诗:“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元关汉卿《鲁斋郎》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词语五柳】 汉语大词典:五柳
源见“大刀头”。谓归家之言。宋赵长卿《忆秦娥.初冬》词:“有人应误刀头约,情深翻恨郎情薄。”
式:法式,这里用作动词,是“作……榜样”的意思。是:这。百辟:指诸侯。 原意是作诸侯的好榜样。 后也指作百官的表率。语出《诗.大雅.烝民》:“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资治通鉴.魏纪.明帝景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