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信愁怨

长信愁怨

长信宫是太后所居之宫殿。汉成帝时,班倢伃因遭赵飞燕谮毁而失宠。班倢伃自请退居长信宫去供养照料太后,汉成帝同意了。班倢伃在长信宫写诗作赋伤悼自己,其中有:“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的句子,辞极哀楚,凄婉动人。后世遂以“长信愁怨”为咏后妃失宠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7下《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3984、3985、3986页:“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隃(yú于,逾)越礼制,寝(今作“浸”,逐渐)盛于前。班倢伃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鸿嘉三年(前18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伃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其辞曰:‘……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例句】:

唐·沈佺期《凤箫曲》:“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 唐·王諲《后庭怨》:“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 唐·皇甫冉《秋怨》:“长信多秋气,昭阳借物华。” 唐·崔辅国《长信草》:“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唐·徐夤《汉宫新宠》:“位在嫔妃最上头,笑他长信女悲秋。” 唐·吴少微《怨歌行》:“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 唐·翁绶《倢伃怨》:“花落昭阳谁共辇,月明长信独登楼。” 唐·乔知之《定情篇》:“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 明·李梦阳《明星篇》:“百子池头青草生,长信宫中紫苔集。” 清·董俞《落花篇》:“长信昭阳月影低,边笳横笛紫烟迷。”


猜你喜欢

  • 甘棠惠化

    源见“召公棠”。称颂地方官施行惠政,移风易俗。宋晁补之《西平乐.广陵送王资政正仲赴阙》词:“淮海甘棠惠化,霖雨商岩吉梦,熊虎周郊旧卜。千秋盛际,催促朝天归去。”

  • 支遁买山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 由买山而隐。’”后因以“支遁买山”称退隐山林。五代齐己《渚宫莫问诗》之四:“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 仙人履

    同“仙令双凫”。唐苏颋《饯荆州崔司马》诗:“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 昼锦堂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既传》:“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

  • 如椽笔

    《世说新语.佚文》:“王珣梦人以大笔与之,管如椽子大。既觉,语人曰:‘此他日当有大手笔事。’少日,烈宗晏驾,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此据《北堂书钞》“艺文部”十,《太平御览》卷三九九、五九六、六百五校

  • 浩书空咄

    源见“殷浩书空”。借指世人为争名夺利而愤懑不平。宋李曾伯《满江红.丙辰生初自赋》词:“出而作,日而息;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 霸陵醉尉

    参见“霸陵呵夜”条。【词语霸陵醉尉】  成语:霸陵醉尉汉语大词典:霸陵醉尉

  • 横目

    《庄子.天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成玄英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后以“横目”指人民、百姓。前蜀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嵘!”宋陆游《寓叹》诗:“虚名

  • 犬吠之警

    指盗贼之事。《汉书.匈奴传》:“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千戈之役。”亡:通“无”。偏正 因狗叫而引起的警报。指盗窃之类的小动乱。《汉书·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闲,牛马布野,三世无~,菞庶亡干戈之役”。△

  • 寿阳妆面

    同“寿阳妆”。宋王千秋《点绛唇.春日》词之二:“何处春来?试烦君向梅梢看。寿阳妆面,泄漏春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