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长啸苏门

长啸苏门

源见“苏门长啸”。喻指高士隐居放逸情怀。清王夫之《夏日读史曳涂居闻松声》诗:“潮水孤琴传海岛,中峰长啸发苏门。”


猜你喜欢

  • 斧柯烂

    源见“柯烂忘归”。表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 王舍城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载: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因编户之家频遭火灾,故群臣商议,将首先失火之家罚迁寒林。顷之,王宫中先失火,王即迁于寒林。“时吠舍釐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集戎旅欲袭,不

  • 云路鹏程

    源见“鲲鹏展翅”。喻远大的前程。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 拔山盖世

    源见“拔山扛鼎”。谓勇猛无敌于天下。清戴名世《范增论》:“当此之时,项籍以叱咤喑哑之资,拔山盖世之气,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并列 比喻力猛气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

  • 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善人。天相:上天佑助。 旧指好人自有上天保佑。 后常用作对别人遭遇不幸的慰藉之辞。语出元.方回《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释怒恩须报,天终相吉人。”后多引作〔吉人自有天相〕。清.崇彝《道咸以

  • 息事宁人

    原指要减少争讼,不要生事扰民,后演变为指调和人事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汉章帝刘炟(56-88年),明帝第五子,在位十四年,在位期间,外戚势力开始增长,矛盾也逐渐激化。为了缓和矛盾,元和二年(85年

  • 纳隍

    同“纳隍之志”。宋王禹偁《贺雪表》:“因百姓以为心,思跻寿域;虑一夫之不获,常若纳隍。”【词语纳隍】   汉语大词典:纳隍

  • 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在《雨霖铃》词中描述送别时,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后人在诗文中常以此吟咏别

  • 乳虎

    源见“宁成乳虎”。喻残暴的酷吏。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他噬人乳虎威难抗,似负主饥鹰饱即扬。”【词语乳虎】   汉语大词典:乳虎

  • 颊上添毫

    亦作“颊上三毛”。颊:面颊。毫:毫毛。面颊上加上三根毫毛,形容绘画、文章等作品描绘生动传神。顾恺之(事迹见前“布帆无恙”条)绘画特别讲求传神,每画一幅人物图象,有时好几年都不给画中人点上眼睛。人们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