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晋语七》:“使张老延君誉于四方。”后以“延誉”谓播扬声誉。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词语延誉】 汉语大词典:延誉
同“海棠睡”。元白朴《东墙记》四折:“似海棠半醉春睡重,鲛绡上绿鬓拥。”
源见“鱼传尺素”。书信的美称。宋李泳《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明徐复祚《红梨记.忆友》:“就使裁书锦鲤,抒情陇梅。”【词语锦鲤】 汉语大词典:锦鲤
源见“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清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见“东施效颦”。清·无名氏《少年登场》:“~,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词语西颦东效】
同“燕市霜”。闽徐夤《恨》诗:“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
源见“田家荆合”。喻兄弟骨肉同气连枝。唐杨炯《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兄国卬,穀州刺史,弟国稀,仁州刺史,荆枝擢秀,棣萼生光。”【词语荆枝】 汉语大词典:荆枝
同“黄犬书”。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谨凭黄耳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同“平康”。《古今小说.木棉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镇日只在湖上游荡,闲时未免又在博场中顽耍,也不免平康巷中走走。”【词语平康巷】 汉语大词典:平康巷
同“珠还合浦”。宋苏轼《次辨才韵》:“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词语珠还浦】 汉语大词典:珠还浦
同“五彩衣”。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却落后五彩斑衣。”【词语五彩斑衣】 汉语大词典:五彩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