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谢乌衣”。清王摅《燕》诗:“春秋但记往来路,兴废已非王 谢家。”
同“己溺己饥”。明李贽《答周柳塘》:“盖自有受命治水之禹,承命教之稷,自然当任己饥己溺之事,救焚拯溺之忧,我辈安能代大匠斫哉!”见“己溺己饥”。明·李贽《答周柳塘》:“盖自有受命治水之禹,承命教稼之稷
同“兔三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剪霆灭。”
意谓车马奔驰中有翻车危险。汉代司马相如《上书谏猎》:“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亦难矣。”颜师古注:“橛:谓车之鉤心也。
同“颜回陋巷”。宋陆游《感事六言》之八:“未论颜渊陋巷,老农自是吾师。”
同“堕马髻”。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风流夸坠髻,时世斗愁眉。”【词语坠髻】 汉语大词典:坠髻
源见“三宿恋”。指僧人三宿桑下而生爱恋之心。清顾炎武《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之四:“梦到江头橘柚林,衲衣桑下惬同心。”
《晋书.张华传》:“武帝常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后以“御前画地”称誉博学多才,善于筹画。清张问陶《送家鹤坪太守之任河南》诗:“御前画地谈河北,剑外题诗
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踏遍了千山万水,依然精神焕发,充满青春的活力。 表示革命者历尽艰苦而壮志不衰。语出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温暖《今日大寨》(《光明日报》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