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公笏

魏公笏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徵,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家有何图书?’謩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令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也。’”后因以“魏公笏”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诗:“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


【典源】 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唐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征,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家有何图书?’謩曰:‘家书悉无,唯有文贞公笏在。’文宗令进来。郑覃在侧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卿浑未晓,但甘棠之义,非要笏也。’”《旧唐书·魏謩传》、《新唐书·魏謩传》亦载。

【今译】 唐代魏謩的五代祖魏征 (封文贞公),是唐太宗时的名相。唐文宗对宰相说:“太宗得到魏征,补拾政事缺漏,辅佐圣政。现在我得到魏謩,也很接近,一定会极力劝谏。虽然不敢企望达到贞观之治,尽可能做到无过失。现授予魏謩右补阙。”又问謩曰:“你家中还有什么遗留的图书?”魏答:“家中图书已无,只有文贞公的笏还在。”文宗让他取来。郑覃在旁说:“在人不在笏。”文宗说:“你不明白,这是仿照古代思念召伯在甘棠树下治事的意思,不是要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家世荣显。

【典形】 传家笏、存家芴、魏公笏。

【示例】

〔传家笏〕 清·丘逢甲 《寄怀瑞凤纶》之一:“魏謩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

〔存家笏〕 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三:“存家笏是先朝赐,誓墓文应后世传。”

〔魏公笏〕 清·唐孙华《题晋阳遗像》:“先朝剩有魏公笏,老辈仍看郭泰巾。”


猜你喜欢

  • 竹马之友

    源见“竹马之好”。指儿童时期的朋友。郭沫若《羽书集.忠告日本政治家》:“他和明治天皇本是竹马之友,自维新以来,他在日本的政治上文化上的贡献,的确是可以不愧为一个元老的。”偏正 竹马,童年骑竹马游戏。童

  • 上尧下由

    《史记.伯夷列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尧帝访贤,曾经想让天下给许由执掌。许由却宁愿隐迹于山野,不愿从政。后因用为咏圣世高人隐士之典。唐.张楚金《逸人歌赠李山人》:“上有尧兮下有由

  • 刘毅答诏

    《晋书.刘毅传》:“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 灵。’帝曰:‘吾虽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 灵,其已甚乎!’对曰:‘桓 灵卖官,钱入官库,

  • 宽沈带

    源见“沈约瘦”。谓身体消瘦,衣带渐宽。宋史达祖《夜行船.闻卖杏花有感》词:“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它眉黛。”

  • 解网

    源见“网开三面”。解开罗网。比喻宽宥仁德。南朝 梁沈约《汉东流》诗:“至仁解网,穷鸟入怀。”唐柳宗元《寄韦珩》诗:“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践蹈久已劳。幸因解网入鸟兽,毕命江海终游遨。”【词语解网】   

  • 失怙

    源见“怙恃”。谓丧父。清黄景仁《和容甫》:“两小皆失怙,哀乐颇相当。”洪深《歌女红牡丹》:“红牡丹幼年失怙,事母尽孝。”【词语失怙】   汉语大词典:失怙

  • 行者问津

    源见“沮溺耦”。谓询问渡口。晋陶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 炮烙之刑

    殷代商纣的酷刑之一。本作“炮格”。《汉书.谷永传》:“榜棰于㿊炮格,绝灭人命。”唐代颜师古注:“㿊,痛也,炮烙,纣王所作刑也。膏涂铜柱,加之(以)火上,令罪人行其上,辄堕炭中,笑而以为乐。”

  • 风波平地

    比喻突然发生了事故或变化。明 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见“平地风波”。明·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夫妇各飘零。”【词语风

  • 女子无才便是福

    见“女子无才便是德”。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3:“昔人云:‘~’。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词语女子无才便是福】  成语:女子无才便是福汉语大词典:女子无才便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