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鱼陶阴

鲁鱼陶阴

源见“鲁鱼亥豕”、“陶阴”。泛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讹。明焦竑《焦氏笔乘.卫包改古文》:“‘六经’本皆古文,自唐 天宝三年,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更作楷书,以便习读,而俗书始杂之。至今则鲁鱼陶阴,字既差讹;聖圣體体,书复苟简矣。”


并列 “鲁”和“魚”,“陶”和“陰”,字形相近,故传抄刊印中常会发生混淆的现象。后因以指文字传抄或刊印中发生的错讹。明·焦竑《焦氏笔乘·卫包改古文》:“‘六经’本皆古文,自唐天宝三年,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更作楷书,以便习读,而俗书始杂之。至今则~,字既差讹;聖圣體体,书复苟简矣。”△贬义。用于表示文字差错。→鲁鱼帝虎 鲁鱼亥豕 乌焉鲁鱼 乌焉亥豕三豕涉河 乌焉成马


【词语鲁鱼陶阴】  成语:鲁鱼陶阴汉语词典:鲁鱼陶阴

猜你喜欢

  • 开目为晨

    《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晋.郭璞注:“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又《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

  • 负米安亲

    同“负米”。唐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 操舂举案

    源见“梁鸿赁庑”、“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甘守清贫。清 张蘩《戏为外子拨闷》诗:“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犹坚。”【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且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

  • 看碑解暗疏

    源见“绝妙好辞”。指三国 魏杨修一见曹娥碑背题词,即能默悟疏解。喻人聪悟敏捷。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句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 笑躄斩美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躄音bì,跛足),槃散(即蹒跚)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

  • 鱼沉雁杳

    源见“鱼传尺素”、“雁足书”。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并列 鱼、雁,相传可以传递书信,借指书信;杳,不见踪迹。比喻音讯不通。明·李昌祺《剪灯余话

  • 神骓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骏马名雅,常骑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自刎而死。”秦末楚人项羽有骏马名骓,日行千里,转战南北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庄子.知北游》:“光曜不得问,而熟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意谓看见了与没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听见一样。形容对某一事物极不关心,或形容对

  • 伊尹佐治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称赞贤相辅国。三国 魏曹植《殷汤赞》:“桑林之祷,炎灾可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 珠投璧抵

    源见“荆玉抵鹊”。喻人才不被重视。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并列 投,掷;抵,扔。比喻人才不被重视。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2:“~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