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宋代朱熹提倡读书要“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词语三到】 汉语大词典:
同“中目”。明汤显祖《紫钗记.荣归燕喜》:“曾中雀金屏,你是个入彀英雄爱先逞。”
同“调羹鼎”。宋赵善括《醉蓬莱.魏相国生日》词:“补衮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词语调羹】 汉语大词典:调羹
源见“千头木奴”。指千棵柑橘树。唐 刘夷道《伤死奴》诗:“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同“贾馀勇”。南朝 宋何承天《鼓吹铙歌.雍离》:“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宋苏轼《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词语贾勇】 汉语大词典:贾勇
源见“焚谏草”。借指上皇帝的奏疏。唐赵嘏《山阳即席献裴中丞》诗:“暂肯剖符临水石,几曾焚笔动星辰?”【词语焚笔】 汉语大词典:焚笔
载:事。臭:气息,气味。 老天爷行事的时候,既无声音,也无气味。 意谓天道幽微玄妙,难以被人感知和认识。语出《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孔颖达疏:“上天所为之事,无声音,无臭味,人
《后汉书.李膺传》:“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荀爽尝
见“论议风生”。清·汪琬《节孝王先生传》:“群居酒次,贻上~,而先生独恂恂不妄措一词。”【词语议论风发】 成语:议论风发汉语大词典:议论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