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柯烂忘归”。表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指太平年代),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干净。《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务:必须。主谓 消除恶势力应该干净、彻底,不留后患。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臣闻
同“犀燃烛照”。《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引子:“物态描摩疑鼎铸,人情刻镂胜犀燃。”【词语犀燃】 汉语大词典:犀燃
同“竹马交迎”。唐赵嘏《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诗:“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借指得道成仙者。唐司马札《赠王道士》诗:“愿随执金策,往结周太子。”
源见“雍门泣”。形容由盛至衰后的景象。宋黄庭坚《外舅孙莘老守苏州留诗斗野亭庚申二月庭坚和》:“谢公所筑埭,未叹曲池平。”
同“茵溷花分”。《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岂必分茵溷(洙),宁思上砑硝(薛)。”【词语茵溷】 汉语大词典:茵溷
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住玉的光彩。比喻虽有错误、缺点,但不影响其优点和美德。《礼记.聘义》:“瑕不揜( ㄧㄢˇ yǎn 掩)瑜,瑜不揜瑕,忠也。”今每作“瑕不掩瑜”。主谓 瑕,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瑜,
源见“问津”。比喻认识人生道路。唐许敬宗《安德山池宴集》诗:“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词语知津】 汉语大词典: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