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支流。在今福建省中部。上游湖头溪出大田县南,东北流至尤溪县北尤溪口入闽江。《明一统志》卷77延平府:尤溪“在尤溪县。洲多尤姓,故名”。《资治通鉴》:五代晋高祖天福七年(942),闽王曦与建州王延政
南宋改青墩场为青村场。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奉城镇。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青村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二年 (1724) 于此置奉贤县。清时设盐课大使,后设场知事。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北四十四里黄颡口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阳新县东北部、长江南岸。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黄颡口,人口3300。镇以驻地名。以境内黄颡口得名。1949年属阳新县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百里洲上。《舆地纪胜》 卷64江陵府引 《元和志》 云: 获湖 “在枝江县东。沈攸之为荆州刺史堰湖开渎,田多收获,因以为名”。
元大德七年(1303)升全宁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赤峰市以北地。明洪武中废。元大德七年(1303年)升全宁府为路,治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
①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岩。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会江南安,触山胁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患之。(李) 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②又名龟都
在今山东汶上县南三十五里运河东岸,跨济宁市及汶上、嘉祥二县地。《清一统志· 兖州府一》: 蜀山湖 “以湖中有蜀山,故名”。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兴隆山。《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窟窿山 “在岫岩厅东北八十里”。民国 《奉天通志》 卷75本溪县: 窟窿山在 “城东南六十里。 巍峰耸立, 壁若剗削, 崖间有天然圆孔径丈许,自下
即今碧罗雪山。在云南西北部,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元一统志》丽江路:“西至兰州冰琅山外卢蛮界四百八十里。”
在今云南凤庆县东北犀牛街。《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牛街驿“在府北百八十里濞溪江上。路通蒙化。有渡深险不测,飞涛乱石,不容巨舟,旧刳木为舫,如竹半破,渡者畏沮。近时建桥以渡,行者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