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台县

三台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为潼川府治。治所即今四川三台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一》:三台县以三台山为名。《清史稿·毛大瀛传》: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张子总窜潼河,扰三台、中江地”。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偏东北。属绵阳市。面积2660.6平方千米。人口147万。辖37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潼川镇。以县西有三台山故名。汉置郪县,治今县南郪江镇,属广汉郡。南朝宋析郪县地置新城郡及北伍城县,治今县址;梁废郪县。西魏改新城郡为昌城郡,改北伍城县为昌城县,为郡治;改始平郡为涪城郡。北周又改为安城郡。隋大业初于昌城县置新城郡,改昌城县为郪县,为新城郡治;涪城县属金山郡。唐郪县为梓州治。北宋末升梓州为潼川府,郪县仍为府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潼川府为州,并省郪县入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为潼川府,置三台县为府治。清嘉庆《三台县志》:“县以三台名者,盖以城西最近一山有台三层,如阶级然。”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属绵阳市。地处盆中方山丘陵西北部。涪江北入,于中部西纳凯江东流出境。东北部魏城河东南流入梓江,南缘有郪江。江河沿岸多冲积平坝及阶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油菜籽、棉花、蚕茧、柑橘。为中药材麦冬产区。有水泵、棉纺、缫丝、氮肥等工业。绵璧、唐巴公路经此,涪江航运通重庆。名胜古迹有云台观、郪江汉墓群、琴泉寺及杜甫纪念馆。


猜你喜欢

  • 丁山镇

    即鼎山镇。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今与蜀山、汤渡二镇合并为丁蜀镇。以生产紫砂茶具著称于世。在重庆市綦江县西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镇人民政府驻丁山场,人口3000。以境内丁山坝

  • 香盐镇

    1934年置,属景谷县。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香盐村。

  • 许昌市

    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在河南省中部。面积 4949 平方千米(市辖区88平方千米)。人口445.8万(市辖区38.5万)。辖魏都区和许昌、鄢陵、襄城3县,代管禹州、长

  • 帖坚古山

    亦作铁坚古山。在今蒙古国西部巴彦乌列盖省阿尔泰山之小山。《元史·土土哈传· 牀兀儿》: 至元五年 (1268),讨叛王海都等,“海都兵越金山而南,止于铁坚古山,因高以自保。牀兀儿急引兵败之”。又 《囊

  • 剖阿里国

    又作怕忽。辽五国部之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辽史·圣宗纪》: 开泰七年(1018) 三月,“命东北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骊等五部,岁贡貂皮六万五千、马三匹”。即此。

  • 陵云 (雲) 寺

    亦作凌云寺。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 南诏骠信酋龙寇蜀,攻占犍为 “后数日,蛮军大集于陵云寺,与嘉州对岸”。胡三者注: “陵云寺在嘉州南山,开元中,僧海通于渎

  • 小程番蛮夷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小程苑。明洪武六年(1373)改置小程番长官司。

  • 安羌堡

    北宋置,属原州。当在今甘肃镇原县境。

  • 崇明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崇明州置,属扬州府。治所在东沙 (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八年(1375) 改属苏州府。永乐十九年 (1421)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弘治十年 (1497) 改属太仓州

  • 样头关

    又作漾头关。即今贵州铜仁县东漾头侗族乡。《清一统志·铜仁府》: 样头关 “在府城东南三十里。接施溪司界”。“漾头”,系苗语音译,意为汉人寨。